师生关系
孩子有四个重要他人,分别是父母,老师,同伴,和恋人。在6岁以前,孩子认为父母是他的神,6-12岁他的神变成了老师。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起疏导、支持帮助、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分三个重要时期协助孩子与老师建立师生关系。
1.1在幼儿期,新关系的构建期,家长主要起疏导作用。孩子正式离开家长、步入社会,开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焦虑和不安,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同伴关系、情绪情感、学业、行为适应,融入的质量很关键。
1.2在小学期,家长是支持和帮助的作用。需要帮助孩子与老师良性互动,认识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及时处理他的情绪与矛盾,接纳、允许、积极聆听是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孩子有情绪时,教会他如何一致性表达和沟通,积极主动中带着亲密、依赖和信任,不伤害,不破坏,维护良好的关系。和孩子共同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任务,家长积极配合,让孩子从中学会换位思考。
1.3在初中期,家长就如缓冲器,师生关系主要由理解、回避、亲密、反应和冲突五部分组成。是矛盾的混合体,既尊重又反叛老师,想亲近又觉得疏远。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多变的时期,他们要成为自己,突破过去的自我,要变得与众不同。要独立又要融合,难免会产生内心的冲突,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无论是哪个时期,家长的作用都很大,良好的亲子沟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在学校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遇到老师和家长的投诉,用三步法:A描述事实,B对事实表达我的感受,表达事件对我的影响,C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牢记这三步骤,只描述事实,不加入评判,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心中,老师是神,老师的话是圣旨,老师是无所不能的。通过老师来照见自己,也就是确认自己是“好的”和“不好的”,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对孩子而言就是毁灭性的,可能他将把自己归类为某一类人,一辈子将背负这个标签。
在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暴露出我过去的“短板”,有些我必修的功课,在我成长过程中没有学会的沟通技巧,我的情绪情感冲突,我如何面对,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看待问题,处理关系,这些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一浮出来。
这是我人生的课题,孩子的到来,让中年期的我重新去“走一趟钢丝”,稍有不慎我也会受伤害,过去的伤口被撕开,我明白,这与孩子无关,是我的问题,需要我勇敢去面对,解决问题,这些困扰我半生的难题才能解开。孩子是来帮助我的。
如果我推卸责任,把一切都推到孩子身上,或逃避问题,对发生的孩子身上的事不闻不问,对于成人的我是“缩回龟壳”中自我保护,可对于孩子,他们还很弱,还不够成熟理性,他们更不懂得如何去面对和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将来走入多变的社会,更会让他们惶恐不安。
爱孩子,我要和他一起面对,共同成长。作为榜样,我给他带头示范,陪他理解、接纳自我,学习一致性表达和沟通,能换角度理解他人。从接纳自已,到他人(包括老师)再到社会,完成自我的蜕变。我们父母要察觉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化解。引导孩子理解、并支持老师。练习使用处理问题的三步法,描述问题、表达感受、寻找解决方法。勇于承担,也允许自己做得不够好,慢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