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断舍离,就开始收拾各种我不再需要的“有点贵舍不得丢”,“暂时不想丢”的各类破烂,刚开始是挥泪大甩卖给邮费就寄出,后来电子产品挂点小价割爱,衣服鞋子真是不好出要遇到合适的人。想当初多么欣喜的接过打开过一个个新包装,把它们迎进门,现在就处理起来是多么细碎、耗神和费力,没想到有这么一天会见到快递小哥都会有点神烦,小哥问“你家是淘宝店吧?”“买破烂啊我在闲鱼”我头也没回。
我不觉得自己有囤积欲望,但是分明回想是各类“XX控”,光我能立刻想到的就是“耳机控”、“lulu控”、“香水控”、“文具控”、“运动装备党”。他们代表了我在N个阶段穷尽各类BBS,信息搜索所痴迷的物件,反过来看看我家老太太,是个allmax用完的蛋白粉桶都不让我扔要种花,mm是个生活用品积攒达人,随随便便在她家搜出来个10几个新牙刷,10几桶X牌子的洗衣液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有朋友过夜,会直接去ta家权当楼下的7-11超市还不用结账。
聊多了的买家也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熟悉电子产品的人闷声就拍了我的sony D50,我小心的包起顺丰保价,为了20元一只笔不包邮费还在那儿跟我闲扯的人,要了种种参数、细节图最后没了声的,不问我就哐哐付了N笔也不问东东还在不在的人害的我被扣闲鱼币。周六日打了10多个包我都累塌了,周一早上上班前继续差点上班迟到。疲倦的躺在床上看了20分kindle就昏睡过去,但看到有人真的需要在我这里躺着积灰尘的闲置,我还是开心的,小心的包起送出门。
后来想换点日本小说、哲学书来看,聊到了A君,13年本硕博都是学哲学的,立刻往我qq邮箱塞了ta的书单,满满几百条,如获珍宝,后来ta又看中我一样东西我问他有没有《存在主义心理治疗》,ta也是的默契马上下单亚马逊快递给我了一本,最后在他书单了挑了10几本书,有些他说艰涩,我也没问看到这个阶段该看什么哲学类门内的书了,阅读的这个东西太个性化了,看到了哪个心头好就自己摸索着看下去吧,轻信什么榜单没有用,不一定适合自己,也不一定我那时的心情、状态看的懂看的下去。其他贴心的买家看到我喜欢书,主动问我他们拍照的书中有没有我感兴趣的。易物换物这个我发起的环节我很满意。
虽然清理、打包寄出去一些东西,屋子里东西没见少,它们都是隐藏在各个抽屉了的,仿佛打包时能听到它们的哀求“我可是你第一个买的钱包啊?”“你不记得用我拍下得快乐录音么?”“我是你20几年的老朋友了啊,你舍得么?”“你不想记得在XX工作的时光了么,就剩下我记得了的啊”。
断舍离了“当初买很贵,先放着吧,反正也有地方放”的很多这类东西,当初买的时候或冲动、或考虑了良久,买回来也是发现不适合自己现在、过去and未来的个性、风格。“当初为什么买这个?”很多东西我在收拾的时候有这个感觉。很多东西随着改变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一定要某个牌子的这个那个,舍弃了感觉很轻松。不用我再记得我还有这个啊?还要停下来一次次、一遍遍的整理ta。
按照什么标准来整理的拿,按照如果今天我过了的话,留下什么,不留下什么。当然还有几个物件我还没做好离开它们的准备,第一个买的松下的cd机,20几年前用过的英文书,2005年买的已经破相油污的b5 mulburry记录本,第一个买的sony MD,第一次上班买的表,N件N多的UGG;准备好了就准备好了吧。过不持有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