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二章(4)【1648】2025-8-23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二章(4)【1648】2025-8-23

作者: 张东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5-08-22 19:51 被阅读0次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二章(4)【1648】2025-8-23

(十一)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和足以臧?”(9.27)

【释词】“缊袍”,棉袍,“缊”音yùn(运)。“狐”,狐狸,“貉”音hé(何)。两个“衣”都是“穿”的意思,名词作动词用,音yì(义)。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诗经·邶风1雄雄》中的诗句,意为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会不好?“忮”zhì(志),刚愎、嫉妒的意思。“臧”zāng(赃),善,好。

【大意】孔子说:“穿着破棉袍跟穿着狐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的人,恐怕只有仲由吧!不羡慕,不贪求,怎么会觉得不好呢?”子路(很得意)老念着这话。孔子说:“老念着这话,怎么好得起来?”

【导读】不忮不求是美德,只有内心自足的人,才做得到。一般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富裕,不是自卑,就是羡慕,由此产生贪求之心,所以孔子夸奖子路。但是看到子路洋洋得意,又给他泼点冷水,让他不要骄傲,一个君子本来就应该不忮不求,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像孔子一样做一个不忮不求君子,那么在名誉上、财富上、吃用上、居住上能够淡泊了,就算是达到了。(张东注)

(十二)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

【大意】孔子说:“仲由的瑟甘美弹到我的门口来呢?”其他的学生听了这话,就不尊敬子路了。孔子又说:“仲由嘛已经进了厅堂,只是没有到达内室罢了。”

【导读】子路尚勇,可能弹瑟的时候有杀伐之声,孔子不喜欢才说了前面那句话。学生们误会了,以为孔子不喜欢子路这个人。孔子后面的话则是纠正学生们的误会而维护子路。“升堂”、“入室”后来成了成语,表示某种学说或理论的造诣的不同阶段,“升堂”已经不错了,“入室”就更加了不起。

(十三)佛肸xi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

【释词】佛肸,“肸”xī(西),佛肸是晋国中牟地区的长官,属大夫赵简子手下,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赵简子进攻范氏和中行氏,佛肸据中牟叛乱,召请流亡在外的孔子前往。

“昔者”,从前、过去。“闻诸夫子”,即闻之于夫子,“之”指下面的话。“亲于其身为不善”,即亲为不善,“于其身”是强调。

“磨而不磷lìn”,磨都磨不薄,“磷”,是薄的意思(音lìn吝)。“涅而不缁”,染都染不黑,“涅”是染料,这里作动词用,“缁”是黑色,音zī。“匏瓜páogua”就是匏瓜,葫芦的一种,俗叫瓢葫芦,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以做水瓢。“匏”音páo(袍)。

【大意】佛肸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一个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地区叛乱,您却要去,怎么说得过去?”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这话。但是你没听说,真正坚硬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吗?真正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吗?我难道是个葫芦瓜吗?怎么能治挂着好看而不吃呢?”

【导读】孔子是入世的,儒家学生跟到家学说《特别是庄派到家》的不同,就在于一个要淑世(济世,济救世界),一个要避世(避开世俗)。所以孔子早年周游列国,仆仆风尘,总想有君王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到晚年不得已才在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居住在这里,后成为儒家文化的源头和代称,洙水、泗水都在山东境内)聚徒讲学,即使这个时候仍然眼观四方,有机会就会心动。这里说的“佛肸召孔子,孔子欲往”是不是真有其事,学者还有争论(参看清代崔述《洙泗考信录》),但孔子说的“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话却真实地吐露了孔子的心声。凡有政治抱负的人,哪一个不想用世?凡是关心民生苦难的人,又哪一个能够真正丢下同胞不管?所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正常的时候几乎都是儒家,到了实在不见容于统治者的时候,才不得已变为到家。祖师爷是孔子。

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能力就去寻找理想、治平天下,再不济就回来一亩三分地。孔子是知识分子的榜样,又能力有才干的人怎么会像一只葫芦做个水瓢呢?(张东注)

相关文章

  • 《论语》的秘密,在开篇第一章

    读杨朝明《论语诠解》,为的是想更加全面地学习论语,深入地理解孔子学说。 传统儒家学说,当从孔子作为集大成者开始,他...

  • 新湖南人唐国明

    新湖南人唐国明 考古复原《红楼梦》曹文的新湖南人唐国明 新湖湘文化精神的塑造者唐国明 ——————————————...

  • 教育功利化的危害|唐翼明解读《论语》摘录

    国人太功利教育太糟糕《论语》教你人与人最根本区别 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今天的很多中国人太肤浅、太浮躁、太功利,在我...

  • 《论语的智慧》 No. 2

    西安交通大学: 陆卫明 第二讲:《论语的真谛》学习笔记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 《论语》其书的第二个问题,《论语》...

  • 这样做梦、做人、做事实现自己梦想的“穷小子”唐国明

    这样做梦、做人、做事实现自己梦想的“穷小子”唐国明 唐国明在网上发布《新湖南人唐国明——新湖湘文化的塑造者》文章中...

  • 《论语》日日谈 第25期

    《论语》日日谈 第25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

  • 《论语》日日谈 第48期

    《论语》日日谈 第48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在陈①,曰:“归与②!归与!③吾党之小子...

  • 《论语解悟》八佾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原文] 子语鲁大师乐。曰...

  • 浅谈《论语》之“正名”(二)

    前文《《论语》之“正名”》(一)我介绍“正名”在《论语》的出处,时代背景以及“君臣父子”与我本人对“正名”的另类诠...

  • 温暖心灵的魅力

    ——《论语》十二章学习反思 再次带着一帮孩子们拜读《〈论语〉十二章》,我着实又被感动和激励了一回。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二章(4)【1648】2025-8-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fh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