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罪,是贯穿于《食罪者6》的主线索,只是在罪与非罪之间,至关重要的不是法律标准,而是心理评价。有些人,并非一出生就要成为罪的代言人,但是心理的创伤让他失去了对社会的信念,以至在偏狂之刻相信自己有力量改变已有的规则。
规则是人制定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制定规则的权力,也不可能制定的规则能让每个人都有解释的权利,对于那些被忽视,甚至漠视的人,总是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如果不能,那么只能寄托于莫名其妙的事物,比如紊乱的记忆,就能让我们给这些无厘头的线索一个“合理”但不“合法”的解释。
正是由于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让目击者的存在与意义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击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目击,更核心的是记忆。谁是目击者?目击者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吗?对于一个严格意义的证据,这两个问题非常关键,值得推敲,但《食罪者6》并不是一本法学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心理学专著,只是披着法学与心理学外衣的小说。对于丁潜以及其它人物的表现,我们必须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去评判,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目击者,是不愿意回忆当时的情景,无论是被害者,还是施害者,他们的本质都是人,无论他们基于权利还是财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在特定的时空中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时,必然演化成生者对死者的消灭。与其相信谁的拳头硬,不如相信谁的算计深。那些表面上人畜无害的“选手”,往往是故事的终极解密者。在宇尘的推理中,《食罪者6》给了我们无数种可能,但又在丁潜的火眼金睛下,让很多种可能走向了不可能,留给读者的是唯一的可能。
当目击者说不清楚的时候,我们是唤醒他的记忆,还是相信他的诚信呢。前者也许很残忍,然而却是不得不为之。作为心理学者,丁潜主导着一起二十年前案件的侦破,尽管他并不具备警察的身份,但并不妨碍他对于警察的火力支援,当然,这起案件的侦破,并不完全是丁潜的个人主义,如果没有警察的身怀绝技、团队作战,施害者一定会逍遥法外的。不过,这一切的前提仍然在于能否从紊乱的记忆中还原事实、还原真相,给生者以希望,给逝者以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