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写自传”,作文课上,我也上来就表明今天的主要任务,我习惯这样的开场白。
同学们学了本单元的两篇传记文章,想必应该对传记有了初步的理解。大家说说看,写自传要注意些什么呢?
同学们很活跃,纷纷举手。
写传记要真实,不能撒谎......
对,明明是老百姓,你非得把自己写的像末代皇帝,那真不行。
传记要写的生动,不能呆板......
对,这是对文中事件和语言的要求,平白的语言,呆板的叙述生平经历,那样的传记就留给你自己的后代读吧,别拿出来献丑。
传记要把人写活,不能写着写着把人给写死了....
对,传记文章说白了就是写人,人要写活,写呆,写死了就不好。
同学们真棒!两篇传记文章的学习,居然有这么大的收获。下面大家把纸笔拿出来,我们马上写一篇自传。
老师,我们不会。
什么,说的那么好,怎么能说不会写呢?我很奇怪!
一个个用无奈又无助的眼神看着我。
好吧,我再教大家几招,好不好?
同学们转忧为喜,打起精神。
第一招,要明白,自传也好,他传也好,都是写人,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我先让大家思考本单元学习的两篇传记文章《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是自传还是为他人作传,同学们非常清楚的回答这是为他人作传。
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同学们思考一下,就回答上来,《列夫.托尔斯泰》展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在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下蕴藏着天才一般的灵魂。
《美丽的颜色》则归纳不出来。
我再黑板上展示两篇自传名篇给大家参考。一篇是《五柳先生传》,一篇是《鲁迅自传》。
看完,我让大家归纳,《五柳先生传》写了陶渊明的什么特点?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鲁迅自传》写了鲁迅的什么特点?
大家归纳不出来。
我也不急着解释。趁机推出第二招:人物的特点,我把他归纳为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
什么是静态特点,什么是动态特点呢?
所谓静态特点,就是展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或者某一个方面;
所谓动态态特点,就是展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过程;
同学们告诉我,陶渊明的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是静态还是动态特点?
同学们稍微思考了一下,纷纷回答是静态特点。
我们再看《美丽的颜色》,是不是展示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这是静态还是动态特点啊?
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这就是动态特点。
我再让大家去归纳《鲁迅自传》的特点?
这下大家就很快找出来了,是展示了鲁迅求学到为文的过程,这属于动态特点。
我顺势让大家去思考《藤野先生》和朱德的《我的母亲》是展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大家稍微一思考就回答上来,《藤野先生》展示的是鲁迅弃医从文这一思想转变的过程。朱德的《我的母亲》展示的则是伟大领袖的革命之路。两者都是动态特点。
(至于为什么标题是《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那是另外的话题,这里不做赘述)
好了,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招:在找准人物特点的基础上,举一个或几个生动典型又简洁的例子在丰富你的文章。
举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大家都明白的好处,那就是快速的增加你的字数,让你的文章不至于因为字数不够而被扣分。但是又必须简洁,不能像写记叙文那样啰嗦;
举这样的例子又要求生动,就是这个例子必须有趣;
举这样的例子还必须典型,那就是能有效的说明你的人物特点。
比如《五柳先生传》举了姓名,性格,读书,饮酒,居住环境,吃穿,写文章七个方面的例子,来展示他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人物特点。当然,据多个例子必须有所侧重。同学们会发现《五柳先生传》中,作者饮酒着墨最多,那就是侧重的点。
《鲁迅自传》则侧重于弃医从文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侧重于天才的灵魂,当然这篇文章对他粗劣的外表更是浓墨重彩的加以描写,原因是因为这篇文章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抑的厉害,扬的效果会更好。
《美丽的颜色》侧重于发现镭这个时候,所以我们教材就只选取了这一部分。
好了,现在我们归纳一下:怎样写自传或者给他人作传的三招:
第一,先找准人物的特点
第二,再区分清楚是静态还是动态,
第三,举出典型而又生动又简洁的例子。
最后提醒大家,写传记文章,一定不要多角度的描述自己的各个方面,这样就把传记文章写成了自我介绍了,写成这样,文章的真实性有了,文学性就被扼杀了。
这节课就此打住吧,同学们会了吗?
同学们欣喜的点点头,似乎会了,我知道,距离写出一篇好的传记作文还有很远的路....
没有一条捷径是直通天堂的!
不管怎样,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算是完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