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及本质
1. 二级市场研究,粗略分:股票,债券。股票:核心是调研、报告、推票。债券:不调研,跟踪宏观数据,制定策略;信用债需调研
2. 研究目的:发现之前大家不知道的,超额的信息、逻辑才有价值。结论差别大:能力差别,信息全不全,动机问题等等;很正常,有时连公司CEO自己都不知道。研究是近似。
3. 研究价值:和市场比,如市场过浅,如重复,你做出来深度的、别人没研究过的就是有价值。
4. 二级市场研究核心:跑得勤(信息多),想得深(辨真假、忽悠防不胜防),多交流(了解市场观点,验证自己的想法)
5. 报告:最重要是逻辑(波特五力),还有突出你想的和市场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6. 行研方法:公司的基本面跟你以为的公司基本面是两个情况,而公司跟股票是两个东西。所以有两个误差。行研首先尽量缩小第一个差别,找行业专家、上下游、公司的人聊;至于好公司是不是好股票,更难把握,市场一直在变。
7. 公司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的关系(好问题,难回答)。尽量贴近公司基本面,较客观;市场情绪,资金、政策……尽量把握
8. 买方、卖方都是想做到前瞻性,事情出来都要点评,都是想做到先知先觉。好的习惯还是勤奋,敏锐,对公司潜在变化要跟的紧;思维转换,从存量思维转到边际思维,如烂公司想有没有可能变好。
要求的品质/性格
1. 适合的人:聪明,勤奋(挺累的,work/life balance 难),喜欢
2. 品质:勤奋:晚上要跟公告,生活和工作mix;独立思考,骗子多、信息多、水很深。沟通能力:多跟人沟通,最好养成拼命打电话的习惯?(本人表疑惑)
3. 性格:卖方,外向性要求高,social;买方稍低。最好是开朗点,这和冷静、独立思考不矛盾
职业发展及比较
1. 职业路径。卖方:组里小弟-首席或领导;买方:研究员-资深-助理基金经理-经理;晋升,看周期,4-5年或6-7年。一级市场做PE,或上市公司做董秘,创业。
2. 卖方:杂事多,同level钱多,心理压力少;买方:反之。卖方,向不同买方卖类似的服务,有重复,杂。买方:纯粹,心理压力大,10个票2个涨很难混。贫富差距大,平均以下很难混。
3. 行业还是挺重要,钢铁、煤炭就算了。中小行业,看什么行业以及带你的老大。
4. 行业、宏观、固收研究,往上升做投资,行业看的新东西多,宏观固收看喜好。职业方向如果在二级市场做投资大家都差不多
5. 小买方,关键看有没有人带,外部培养即外部资源,少一些,若公司有水平高的人愿意带。应届生要成长:内部培养+外部培养。性价比,从来都是比出来的。
6. 纯商科,大部分可以看,医药、化工壁垒稍高;投资机构有些会偏好理工背景,这个自己努力。商业逻辑。理工复合,人脉不吃亏,人脉更多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多认识朋友。
7. 实业工作3-5年,真的懂这个行业。嘉宾没这个背景,觉得隔了一层。人脉有一些。要考虑时间成本的问题。
8. 一级市场,对公司研究比二级市场要深,锁定的时间长;可以获取很多数据,二级只能听公司忽悠;一级市场的问题是,研究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跟人脉、资源啥的更有关系,如大家都想投一个项目,人脉是天花板
9. 交易员:股票方面难走到基金经理,债券升挺正常的
10. 卖方研究所未来,国外模式,小券商可能养不起,大卖方几个,很多买方。
实习及建议
1. 起步。理想状况:暑期实习留用,在此之前做过一份研究的实习。同学、熟人推荐、海投……卖方招的多。踏踏实实做。
2. 暑期实习,一个月做一个课题;到时候得到机会,拼命干。
3. 毕业进大卖方、大买方都行,不用纠结,选择机会不一定有;一毕业进买方,看运气。准备:实习,暑期实习,好好表现;建议,平常多做知识上的积累,多认识相关学长学姐,最后总归还是有用的。
4. 实习:刚开始,从整理录音资料开始啥的,很正常,时间精力有余主动问问有没有活;主要是要主动点。
其他问题
1. 快速了解行业:慧博下深度报告,典型公司,行业的书,厚但看看挺好,公众号文章看看,知乎,雪球(现在较水,但还有深度的),推荐《如何在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后附全文,略有编辑)
2. 互联网金融对股票影响不大?(Baidu、Tencent和互联网基金做产品,收益不怎么样),股票二级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对债券的影响更大,它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3. 未来10年。间接融资,对重工业挺好的;往服务走,轻资产,不好。股票市场扩容肯定,利率未来可能保持较低。债券,未来信用债挺有意思的,违约越来越多,未来信用风险比利率风险更重要
4. 注册制:肯定是有中国特色的,上市节奏上面还是会控制的。上面推行力度大,未来2-3年肯定会出来,对市场影响复杂。担忧,来自股票供应增多,拉低股指,上面会控制。
5. 最近一年:无风险利率下行,房地产不行到信托,很重要是钱多了,对明年利好。创业板已经很高,看明年注册制,若快,压制股指,市场主流,宽幅震荡,大牛的话,政府放上市公司来吸血。
6. 研报:慧博智能策略终端,报告较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