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报告文学,既应像记者那样进行采访,又要像小说那样构思。
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
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
创作要求:
一,对作者素质的要求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灵敏的感应生活的能力,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二,进行深入采访
选好典型对象,捕捉典型情节,发掘典型细节。
认真做好采访前准备
进行侧面调查
正面采访本人
现场观察体验
三,选材典型
并不是所有的真人真事都能写成报告文学的。要选取那些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个性鲜明事迹感人的、或能够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底底蕴的事。
报告文学要求内容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既十分重大,又十分新奇,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特点。
四,精心刻画人物
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
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真实地揭示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和感情活动。
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五,结构灵活,手法多样
把与人物性格刻画有关的生活内容强化成内在联系很强的情节因素。
材料零碎不连贯靠主题连起来。
结构方式灵活多样,顺序、断切、蒙太奇等结构方式的运用。
语言风格异彩纷呈。
标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
开头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及场面或触目惊心的议论,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
结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哲理思索式,与人物形象和场面相结合,造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六,展开合理想象
报告文学作者不可能对所报道的事一一亲历,这就必须借助材料通过再现性想象弥补因种种原因或限制无法到现场观察体验所造成的不足。
七,精彩议论
深刻——就事论理
它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对社会本质的透视,对人生道路的洞察,精深独到,哲理丰富,针对性强,能帮助读者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激情——有感而发
它是作者思想感情攏击时进发出来的的火花,是作者强烈爱憎的主观陈述。
形象﹣﹣画龙点睛
报告文学的评论,必须建立在形象的描写和丰富的情节的基础上,既议论风生又形象如画。
择机﹣﹣水到渠成
应该出现在叙事写人形成高潮的地方,决不能滥用。
创作要点:
把握时代精神。立意站在时代的高度,产生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坚持真实性原则。报告文学反映客观事实,适当运用再造性想象。
大量选取典型细节。报告文学只能在忠实生活本来面目的基础上选取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