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了一次别具意义的红色之旅,我们办公室党支部为了开展好4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全体成员到永新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永新是我老家,也是红色景点特别多的革命老区。这个活动创意去年就已经提起,但一直因为时间不凑巧,天气不是太冷就是太热,再加上去年事情特别多,一直没有成行。4月份,正值暮春时节,气温适宜,大家手头上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便向分管局领导进行汇报,征得他的同意,开展了这次活动。
早上八点多钟,我们从各自家里出来汇合,总共8人分别乘坐了两辆车,从新余出发往永新而去。早上天空一直下着雨,或大或小噼里啪啦。雨天上高速驾驶体验感不是很好,各种车辆在路上高速驶过时,会溅起一阵阵水雾,尤其是重型货车溅起的水雾更多更浓,我在超车的时候内心甚至有一阵阵紧张感,感觉方向盘不是自己掌控着。还好两个小时的高速路,一路平安下来,顺利抵达了永新。
我们这辆车由我驾驶,分管局领导、分管支队领导和一名女同事坐一辆车。工作之余大家也没有领导间的架子,一路随心所欲地畅聊。不谈工作,只聊一些轻松畅快的话题,比如运动、马拉松跑步、山水田园、诗词歌赋。由此我也意识到,人应该多懂得一点东西,让自己更有内涵一些。我们不仅仅要有工作,也要有生活,人的灵魂最好是丰富而有趣,并且努力活在当下。如果人活得枯燥而乏味,可能对生命是一种浪费。
到了永新,我们第一个参观点是“贺子珍纪念馆”。贺子珍是井冈山上第一个女红军,也是毛主席的革命伴侣,两人风雨同舟度过了十年峥嵘岁月。贺子珍纪念馆就位于永新县三湾广场,纪念馆外表看上去很朴素,正前门是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紧密依靠在一起的塑像。进入大厅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展厅内布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幅幅照片、实物、文字记录记载了贺子珍一生的革命光辉历程。我们依次认真地看着,展厅内的布景灯光布置巧妙,烘托出一种庄严、温馨而又肃穆的氛围,让人内心不由生发出一种崇敬的感情。
纪念馆有两层空间,上得二楼来,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二楼陈列的都是永新的开国将军照片和文字记载。永新县总共产生了41位开国将军,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将军县。郭沫若《宿永新》诗云:“领袖亲征三度来,前驱人物费栽培。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已换九州新日月,还教四海激风雷。永新无数佳儿女,更大光荣争取哉。”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战斗,最后诞生了41位将军。包括挺进并镇守新疆和西藏的王恩茂将军和张国华将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指挥官李湘,也是我们永新人,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永新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边要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另一边也不忘品尝永新特色美食。在一家很有特色的“禾水食府”店里面,大家一起品尝了永新狗肉、永新血鸭、永新蛋包肉、永新竹笋炒腊肉等特色美食,大家大快朵颐、评头论足、齐齐夸赞这些菜色香味俱佳,吃得非常开心。这里也要感谢我老家的老二辛勤的后勤支持,从红色景点线路的选择、餐馆和入住酒店的选择,包括前面带路都做得很细致到位,基本上严丝合缝,无一遗漏,这种做事风格值得我学习和效仿。
吃完饭以后,雨已经小了很多,基本上只剩下点点雨丝在风中飘荡。为了饭后消食,我们一行人登上了沿江的仿古城墙,顺着古城墙一路浏览,在网红打卡地跨江大桥上登高望远、凭栏临江、打卡留影。浩浩荡荡的江水从远方而来,又往远方而去,阵阵江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吹起我们的衣袂飘飘,大家的心胸顿时感到开阔起来。接下来大家又走进了幽深的古巷,探寻永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迹,看看一方水土感受一方人情,同事们都有一番新鲜的感受。
讯飞语音输入70分钟,全文14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