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3)

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3)

作者: 胆小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5:26 被阅读6次

继续梳理《活法》中的价值点。

一、快速成长

学生时代,英语曾一度成为拉低我平均分的科目,经过不断地努力,总算在高考中顺利通过。因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咨询了很多老师和朋友,应该如何学习英语。其中,季羡林老先生在他的的一篇散文中,道出了快速学习外语的法门——直接阅读原著。当时虽然感觉季老的描述有道理,也对这种方法在其学习俄文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深为惊叹,但遗憾的是,我从未实际践行过。直到从去年开始跟师兄学习编程,又阅读了《活法》,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这次跟师兄学习python,师兄并没有让我按照学校的模式,让我一点一点地看语法,实现小功能,而是直接将他实现过的一些功能程序交给我,让我尽快读懂程序所实现的整体功能,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在已有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出我们所需要的新的功能。虽然我有一些编程的功底,但毕竟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实践很少。所以,这段学习过程对我来说实在算不上是一段令人愉悦的经历。

拿到师兄的程序之后,对于大量的函数和变量我并不知道是么意思,更谈不上搞懂他们组合起来所实现的复杂功能。于是,在师兄给我大致讲解了一遍之后,我开启了“老牛拉车”般的学习之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到网上查询。一个变量一个变量地排查,一个函数一个函数地思考。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搞清楚源代码的大致意思了。但是,因为对python的使用非常不熟悉,所以仍然没有办法进行到开发的环节中。于是,我又将需要实现的功能拆解成我需要攻克的若干技术问题,重新开启一个工程,依次将这些技术问题解决。最终,当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开发当中,成功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程序和结果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

整个过程中,我感觉异常痛苦。

我不得不长时间地在陌生的环境中挣扎,去查询一个又一个自己所没有遇到过的、不懂的问题;

不得不将一个一个功能拆分成若干个子功能,然后逐步构思实现思路,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计算机抛出的错误,耐心地逐个排查,渐次解决,直到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程序顺利实现。

虽然过程痛苦,但现在回头来看,这两个月中我的进步却也异常迅速。从没碰过python的我竟然成功实现了师兄给我布置的三项任务。而伴随着三项任务的完成,对于python,我可以自信地说自己算是真正入门了。

在《活法》中,稻盛和夫老先生非常推崇“上一线”。他认为,“上一线”不仅是学习最快的方式,而且能够带给学习者意想不到的灵感和顿悟。此时回想起季老的“直接阅读原著”,发现两者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学术大家,一个商业巨擘,像两位武林高手,所用的最精妙的招式竟然蕴含着极其简单而又相似的哲理。这一次,我真的相信了——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直接“上一线”!

二、杂念与专注

关于“专注”,我很早就听说过,非常早,早到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被要求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认真听讲就是“专注”。笑来老师告诉我要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花费在对我来说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而管理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一段时间中保持专注的能力。

对于怎样定义“专注”,我确实没有办法直接做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但是,《活法》中给出了“杂念”的定义,这就让我对“专注”的理解更加简单和深刻了。所谓“杂念”, 就是让自己偏离当下目标的想法。非常准确!正如我当下正在写作,那么在我完成这篇文章之前,所有不是辅助我完成这篇文章的想法都是杂念。类比“杂念”的定义,我可以给出“专注”的定义:让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当下目标的能力。

对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自己,能够做到专注的时候实在是少之又少。写程序的时候,明明是查询资料,却被热搜上的链接所吸引,看了半个小时的娱乐新闻。类似这样的经历在近半年以来,实在是数不胜数。这种现象不断地向我发送着信号:我需要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

令我羞愧的是,提高专注力的方法也是在两年之前就知道了——冥想!可是我在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发现没有什么显著效果之后,便放弃了。这个就需要耐心来解决了。曾经那么多次遇到过好的方法论,却没有在我身上发挥重要效果,这样的错过令我汗颜。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不会再让它一直困扰着我——尤其是我了解到“关注当下”的重要性之后。

三、过去、现在和未来

到目前为止,我想我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利用我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话题展开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过去

在这三个时间词汇当中,很多人会忽略“过去”,而又有很多人过分重视“过去”。其实,这两种对待“过去”的态度都不可取。“过去”,在我的字典里有另外一个词语,跟它拥有某种相同的意义——历史。我是一个喜欢历史、重视历史的人。所以,“过去”在我这里就不会被忽视!因为它在我的身上打下了烙印,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这些烙印终究会一直在我的身上存在。这些烙印是知识,是教训,是所有我经历过的喜怒哀乐,是支撑我在未来人生中不断前行的力量。

现在

毫无疑问,在这三个词中,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无论“过去”怎样,“未来”如何,我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过去的辉煌也好,失意也罢,都已经成为历史,再也无法改变;而未来还没有到来,除了一遍一遍地计划和空想,依然无法提前书写。既然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那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在,放在当下!这样,我不仅可以避免因为思考完全不能改变的“过去”和“未来”而避陷入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之中,更能因为沉浸当下而享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跟我目前已知的所有价值观都完全吻合!

未来

“未来”于我来讲,是给予我自信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因为有“未来”,所以,我可以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我会变成自己现在所渴望的样子。而我对自己未来所期许的样子,将成为自己现在的不竭动力。不得不承认,没有未来的生活,将会黯然失色,甚至惨不可言!如此一来,“未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我很推崇阿尔贝·加缪的说法: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个漫长时间轴上的概念,连续而又变化无常。正如“今天正是昨日的‘明天’”一样。然而,真正做到“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却又是我要终其一生去学习的能力与达成的目标。

后记

到这里,《活着》中我所感触最为深刻的部分都已经对接到我的价值体系当中。虽然这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但全书从始至终都在向我传达着一个理念——人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否则,会导致人生的混乱。步入而立之年的我,经历了懵懂和迷惘,已经走在了清晰和明朗的人生之路上。

相关文章

  • 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3)

    继续梳理《活法》中的价值点。 一、快速成长 学生时代,英语曾一度成为拉低我平均分的科目,经过不断地努力,总算在高考...

  • 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一)

    引言: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在我的书架上躺了六年,我竟然从来没有翻过。当年买下这本书时的心情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现...

  • 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2)

    引子:像《活法》这样的书,需要深入思考,反复咀嚼,其中能够直接拿来作为我人生指导的部分实在不少。正如上篇所述,怀着...

  • 反复琢磨

    2018年已落下帷幕,2019年已扬起风帆。 201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房地产方面可谓有点跌宕起伏,有多少人在买...

  • 这几个事实需要反复琢磨!

    世界在动态加速地变化,每个人都忙于奔命,追逐各种信息和知识,外界的声音也到处在教我们应该怎么做,非常真诚,可...

  • 谁是你对来说最重要的人?

    打卡,陈厚001,2017-3-6,星期一 今天的思考,只有一个,很简单,很重要,需要你反复琢磨…… 只要想明白了...

  • 培养自己健康的金钱观

    关于金钱这个东西我有很多思考,反复琢磨,现在有需要更新了。反正金钱观是个需要反复琢磨不断升级的概念。小的时候就是认...

  •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

    今日打卡1:共计52分钟 反思最好的方法是记录。刚开始反思的人需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才会有一点点地进步...

  • 一个值得反复琢磨的概念

    曾鸣教授在他的《智能商业20讲》里有一个概念可以说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关于点线面体的判断和选择。 他特意以中国人都...

  • 一切狂怒皆源于无能

    一般来说真遇到问题了,我都是还是会反复琢磨的,直到琢磨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白天有空的时候就会琢磨昨天的问题,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活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ad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