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族里的长辈,我在结婚后基本保持每年两次以上的节日送礼。
一般是五一,或者国庆,中秋,春节是必去节日。
我父母亲和老程家父母亲兄弟姐妹正好各四个,也就是说,除了双方父母,我们至少准备十二份礼物。
说心里话,我们属于吴江东湾头,规矩最小,以前是不大讲究的,就看我家哥哥姐姐也不大来我家看我父母一样,但是老程家那边,经济条件一般,规矩倒蛮讲究。
结婚第一年春节,去他母亲娘家,看两个娘舅一个阿姨,去的是我婆婆和老程弟兄两个加我们妯娌。婆婆说算三家人家买礼物去看三家人家。一家对一家至少送三样礼物,于是我们一共买了近三十箱东西,其中几箱婆婆说要给她的老娘舅家送去的。当时我记得,都是啥苹果,橘子,梨,饼干大礼包,由于路有点远,叫了一辆三轮小卡车,放了东西,五个人挤在缝里,一路颠簸的东倒西歪,非常惊险又滑稽。
他家这么隆重 我觉得我的长辈啥也不买,有点觉得似乎有点礼节欠缺,好歹一样两样总要买点吧?于是我也意思意思,每个节日我也多少送一点了 。
不知是不是与我一样的想法,渐渐我的哥哥姐姐也常常来我家看我父母,父母总是很高兴。看到老人家开心的样子,我想,这应该做对了吧?不在乎多少,一份小小的心意,让老人都开心啊!
这几年长辈年纪大了,一个个在减少,感觉更应该时常去看看他们了。
而且买东西也特别注意了一下,有亲戚牛奶过敏,更有几个亲戚糖尿病,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坚果咬不动,买东西真的有点犯难。
有几年老程直接给钱,有子女告诉我们,现在老人都有一两千退休费,“吃也吃不光,给钱全部藏着,根本不用。”
我和老程喜欢吃糕饼之类,有一阶段专门买糕饼,觉得饼干之类放的起,保持时间长,老人可以慢慢吃,后来听说也不喜欢了,于是又买营养品,后来说没人吃啥营养品了,又改藕粉芝麻糊豆奶,蜂蜜,又说太甜吃的少了,有阶段买了点水果,说容易烂,放不起,真的有点难。
逛超市有点犯难。中秋国庆没有春节隆重,可以随便点。转一圈,看来看去买不出啥。老程有点烦躁,说,“随便买点吧,意思到了就好。”
好吧,最后还是弄点肉松,奶粉,酸奶,月饼,糕饼之类,糖尿病的选无糖肉松。
下午,分分好,一路走一圈,我的几家老人基本完成任务,看着老人们一个个笑眯眯的领着礼物,我想这点小钱花值了。
看各位长辈大多数身体健康,不错不错,一年年过的真快,请继续保持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