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不光是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
能够体会到孤独是一个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标志。
真正饱满的爱情,一定能让人体验到自己內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痛苦,并且是自觉自愿的。
健康的爱情会让人获得温暖、安全、归属感与满足感,虽让人迷恋却不会迷失,爱着却保持人格的完整、个体的边界,并意识到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
爱过的新面孔中,总是有旧爱的影子……我们选择爱人时其实都是在照看理想中的模子选择最接近的那个人。
爱情不是一场变相自恋。欣赏不同是共同成长、快乐厮守的开始。——尹璞
我们都会遭遇成长中的洪流,是回避还是迎难而上?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寻找我们内心的答案。从心出发,开辟一条自我实现的道路。——柏燕谊
那么,为什么很多夫妻过不好这一生,甚至在冲突中怨恨彼此呢?
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得一个道理:婚姻,找的是伴儿,不是梦。你明明和这样一个人在一起,却非要他变成另一个你想象中的人。甚至,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个人的真实存在,而是无比幸福或无比痛苦地将你心中的“好东西”与“坏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你是在与一个幻想中的人相爱。问题是,没有谁愿意被改造,所以,伴侣势必和你做斗争,这就造成了种种的婚恋冲突。
要化解这些冲突,你就必须看清楚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并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学习与对方的真实存在相处。因为,接受了那个真实的人,以自己的真实存在与对方的真实存在相处而生出的爱,才是最踏实、最真切的爱。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我也会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婚姻就是一次重生的历程。
另外,不要将你人生的答案、你幸与不幸的原因都归结到对方的正确或错误上,而是要归结到另一点——你的内心。做个比喻,好像我们住在一个牢笼中,牢笼的大门非常牢固。我们以为,要走出这个牢笼,必须有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自己。但我们最终会发现,这个牢笼的大门其实是轻轻一推就可以打开的。并且,别人并不能将你拉出牢笼,因为你有一大堆办法拒绝别人的帮助。钥匙其实就在你的手中。你需要学习的是,在不完美的关系中去寻找爱的证明,用你手中的钥匙,打开困住自己内心的囚笼。
在婚姻中,不要轻易逃走。如果不是对方有很糟糕的问题,如滥交、如暴力,或其他你认为的原则性问题,那么,请给对方以宽容,请给你们的关系以耐心,在这个亲密关系中,修炼你的心。——武志红
所有的孽缘都是一个病人与一个病人的相遇。
所以,我们爱上谁并不重要,不可能有一个人与我们理想中的模板一模一样,每一段爱情都会有失望的痛苦。
有一句话说:少男少女的爱像是在爱父母,需要的是关心;年轻人的爱像是爱自己,渴望认同;成年人的爱才是爱别人,有着奉献与宽容。
爱和被爱的能力,心理学认为是两岁前后在和妈妈的依恋关系中形成的。
李子勋说:幸福是一种肤浅的情感体验,痛苦才是深刻的体验。一个人在爱情中是不是真的成熟了,要看他/她是不是为此真实地痛苦过,而不是看他/她拥有什么。
恋爱过程是人的“蛻变”,像一只从粗糙的茧中挣脱出来的彩蝶,蛻去的只是幼稚的情感外衣。真正饱满的爱情,一定能让人体验到自己内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痛苦,并且是自觉自愿的。恋爱中的他/她开始变了,而且这种变化以前是他/她不愿意的,爱让他/她愿意去改变。在改变中,他/她要经历一个自我转变的痛,有一种铭心刻骨的、揪心揪肺的体验。
恋爱中的人总是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一个男生为了追到自己心爱的女生,可以改掉睡懒觉的毛病,清早到女生的楼下为她买早餐,可以改变邋遢的习惯,注重外表爱整洁。爱情把我们每个人变得完美,因为爱情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不完美的,然后努力改变。
而有些人虽然能体验到深刻的爱,但爱得死去活来,失恋后觉得失去了爱情就失去了一切,只剩下一个空壳。这种爱的深度体验是痛苦的,却超越了爱情的度。就像失恋后自杀或有极端行为的人,他们在爱中迷失了自我。
在爱中保持自我,享受爱情的美好,需要告诉自己:
要意识到爱情虽然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与职业状态,可以帮助缓冲分离的痛苦;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永远大于爱你的恋人。爱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因为他会讨好自己,善待自己,对自己不好的事情不肯重复去做,要相信美丽的爱情不止一次,爱情有时需要更新。如果你是一只自由的鸟,那么你绝不会迷恋鸟笼或情网,只有男友成为茂密的森林,你才愿意栖身。
爱情属于你自己,得到了就永远在你心中,不要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破坏自己心中的美感。你爱的不是别人,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倩影。爱人有时候就像一道风景,我们喜欢他是因为在他身边我们充满愉悦和美好,但我们不会期望风景对我们做什么,也不敢奢望把风景据为已有。失恋的时候,把那个人看成是生命的一道风景,虽然远离了自己的视线,但内心的风景依然可以清新可人。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洞穴,那是他用来保护自己、隐藏脆弱、缓解压力的心理空间。尊重他的洞穴,不表现出攻击性,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你要用行为而不是语言让他知道:当他从洞穴中出来时,你就在这里;如果他回到洞穴,你尊重他。你等他,不着急。当他准备好,有需要时就可以出来。这样的爱,会融化他的!有时候,他还会把你拽到他的洞穴里!”
所以,重要的不是童年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怀抱什么态度。
面对不幸的童年,人们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埋怨别人,把童年创伤作为拒绝成长的借口都是你的错,是你让我变成这样的,一种是把童年创伤作为个人成长的养料——这些都是我经历的事情,它们都很宝贵,能够帮助我实现个人成长。
“西班牙有一句谚语:永远不要把鲜花献给猪。当我们内心沉重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会迟钝、封闭,是无法欣赏生命的美好的,也无法和伴侣亲密的。”
“打仗的时候,人们会躲在防空洞里,躲避炸弹袭击。但是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还躲在防空洞里,那就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配对应该是:爱并宽容的父母——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小孩。说到底,孩子内心的爱。来自父母,父母彼此相爱,孩子才能感受爱和懂得爱。
所以说,要真正让亲子关系变得和谐美好,除了要处理好我们和父辈的关系外,还要处理好自己和伴侣的关系。基于夫妻关系的和谐、亲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愿大家都能理解并知道如何去傲。
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和谐的?如何让亲近变得简单和有效?在采访最后,胡慎之认为:“身为子女,请接受并宽容那样的父母;作为父母,请尊重和陪伴这样的孩子。当我们梳理并接受了自己和父辈并不完美的亲子关系后,我们和子女的亲子关系,也许就会渐渐趋于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