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里纷纷泛起了“五龙热”,几位五龙学长的写实回忆,勾起了众多校友对“母校”的无限思绪。
武警太原指挥学校,它坐落在龙城东山脚下,不仅是山西当时唯一的一所军校,也是培养初级指挥干部的“黄埔”摇篮,特别是自担负了武警部队大学生干部培训任务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
今天,当我一点一点地翻找当年的记忆时,在心里,即是对青春的一次回想凝望,也是对五龙的一次致敬巡礼。我们这般钟情,究竟念着她什么?
我们怀念,怀念那苦涩的生活。入校和毕业前后各三个月的强训,魔鬼坡、障碍实跑等科目,让每个人都掉了层皮;郭学军教员让大家又爱又恨,体能课上说好了是先热热身,结果却必湿身;学校食堂的饭菜甚至没有鸿运饭店的炒面诱人,当然,纠察也总是突然杀出来“劫面”,那感觉,比战争中丢了军粮还痛心。当然,苦中也有乐,周末没有抢上外出名额,买上点零食相约溜到6号碉堡,还有趁队干部不注意,来一瓶啤酒一袋花生米,那感觉胜似“活神仙”,也真奇怪,当年的月津贴才一百出头,可真经得起“折腾”。
我们怀念,怀念那淳朴的情谊。那些年,我们的感情不挂在嘴边,但一瓶“老干妈”一顿就能分完,一袋泡面也要哥几个分享上几口,五公里跑最慢的身上肯定缠着几根拉他的背包绳,就这样,三年的军校生活一晃而过,在校时恨不得立马毕业,真走时却个个“泪眼相望”,在学员队楼前,大家打着行囊各自登上了奔赴新单位的车,隔着玻璃高声喊着要常联系,可这一别,就像满天的星火,都能联系却再也聚不齐。毕业后,因工作原因再见到张建国、田艳红、史笑阳等教员时,那一声“教员”,是最美的昵称,那时,不管我们已是什么职务,见了他们,仍然虔诚得一如当年。这就是战友情,师生情吧,一阵子的擦肩,却用一辈子来珍藏。
我们怀念,怀念那奋斗的青春。从军将近二十年,为什么独独五龙记忆那么令人回味呢,我想或许正是那里记载了我们的青葱岁月,而我们的青春也因五龙而燃烧。三年里,我们先后激战阳曲、和顺、五台三场火魔,迎接和保障了数次上级抽考,完成了军训地方生、当大培队教练班长等任务,除了这些“正统”的经历,我们也有“不驯”的疯狂,晚自习时打开电视看《同一首歌》,一群“老爷们”坐在课桌上一起嗨唱……就这样,我们从一脸懵懂的“学员蛋子”,不知怎么就变成了胸有成竹的“学员油子”。如今,那段青春虽已远去,但“双塔昂首刺破云天”的嘹亮歌声,就像母校赋予我们的精神一样,激励每一个五龙学子坚定前行。
这么多年过去了,五龙的记忆,像一杯烈酒,那么浓郁,那么醇厚,喝一口“辣”的泪流。虽然学校已被撤销,但我相信,每个五龙学子的心里,仍然矗立着那个生机勃勃的校园,仍然回荡着那个响彻云霄的校歌。
谨以此文,代表2003级学员三队曾经的“少年”,向母校致敬!向教员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