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那个飘雪的傍晚

作者: 枯藤残鸦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9:13 被阅读18次

如常的夜,不一样的故事。

好多事情,你以为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其实他早就镌刻进灵魂的深处,不经意的瞬间会以夜梦的模样装饰在你挂着弯月的窗棂之上。

午夜梦回,睁开朦胧的双眼,突然映入眼睑,如同空洞的夜晚泛着寒光的启明星.

……

大许——塔山,三十三年前,白雪飘飘的傍晚,原野、村庄、道路、河流都被皑皑白雪覆盖,正是一年里最寒冷的冬日,持续了快一天的雪花已经把整个冬日灰蒙蒙的一切变成了耀眼的洁白,如同童话里的白雪王国。

一个灰蒙蒙的影子在雪中蹒跚,越来越近,是一个瘦瘦小小的的女孩,骑着一辆硕大的大架自行车,战战兢兢,摇摇晃晃,几次趔趄差点滚入路边的被雪淹没的沟壑中。

单薄的身子挟裹在厚厚的棉衣裤中,在风雪缥缈中好像一个缓缓滚动的大棉球,又像深邃大海里一叶扁舟,波涛汹涌里不知道会驶向哪里。

那个与风雪奋斗的女孩就是我,三十三前,我刚刚十三岁,望女成凤的父亲将我从家乡偏僻的小学转到了隔壁镇上的中心小学,插班读五年级。

中心小学有我远房一位表姑奶,和我同名不同姓:朱晓霞,她在那里教书,父亲辗转拜托她,把我以留级生身份办进了这所学校。

同样是农村小学,我家那等偏远的小乡村,哪里可与乡政府所在的中心校相比,无论是师资、教学水平还是软硬件设施——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的新奇。

新学校离我家有二十多里地,平时的我,借住在大许街上表姨家的磨坊里,一张窄窄的木床成了我的蜗居,白天折叠好用塑料布盖起来,晚上休息再拿出来铺好,伙食也简单,一日三餐跟着上高二的堂姑在大许高中凑合。

生活条件算不上好,我却非常满足,新学校像一扇博大的窗,在我面前展开新奇的一切:正规的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尤其是班里的那些同学,牛掰的我都不敢相信——他们真是见多识广,课堂上对答如流,上下五千年,天上、地下似乎无所不知。

曾经的我也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可与他们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我像一只钻进天鹅群里的丑小鸭,窝在最后一排——清晰的记得,表姑带我去报到,一班的那个女老师直接拒绝,二班的刘老师一边翻着我的成绩单,一边似乎很无奈的接纳我的情景,自傲与我,何处受过如此的“蔑视”,我在心里默默的下定了决心。

十三岁的我,不过一米二三,身子单薄,一年四季都是身着肥肥大大的衣服——母亲信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每每她做下的衣服都是先给我穿,我穿旧了她再穿。

十三岁的小姑娘,穿着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衣衫,在村里小学校,曾经是女同学眼里的羡慕——她们一年到头难得穿件新衣服,而我隔三差五总有新衣服穿。

可在中心校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同学眼里,我却是“奇葩”一枚。

记得有一位女同学非常好奇的问我:侠,你的裤子咋都那么肥……我穿的是母亲春节新做的黑色裤子,腰身肥大,系上腰带,在身子一侧折了一大团。

记忆里难得穿一次属于自己合体的衣服,而那些女同学,红皮鞋,海魂衫,连衣裙……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精致。

据说,他们家庭都非常优越,乡里领导,医生、老师,哪里是我等农村女孩能想象的奢侈。

好在那时候,不流行“物质攀比”,成绩是最大的砝码。

我,貌不惊人,衣着寒酸,又以留级生的身份,要想“出人头地”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唯有拼命的学习。

离家远,一个人住在小磨坊,放学后不需要急匆匆往家赶,不用养鸡喂猪,更不要,趁着下课或午休的功夫去自家地里拾棉花、薅草、打棉花叉……心无旁骛,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成绩蹭蹭往上窜,尤其是作文,常常被班主任刘老师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在校园黑板上展示。

成绩逆袭,让我重拾自信,同学和老师的接纳,让我又恢复了从前的风采,我快乐的像头梅花鹿在美丽的校园里游弋。

可是崭新的环境,充实的学习,却都抵挡不在我对家的思念,每个周末放假回家成了我欢心的时刻,骑着我专属的大架“永久牌”自行车,那是父亲特意为转学的我购置的。

单薄的身子,驾驭着与我一般高低的自行车,跟随着同村学子:在大许读高中的工作叔,大丽姑……一行五六个人,浩浩荡荡,有说有笑倒也感觉不到路途的遥远。

临近期末考试,高中不放假,小学却照常,风雪飘飘,寒风呼呼,他们都劝我别回家了,在学校多待一天而已,可是我却归心似箭,顾不得漫天风雨,一个人执意往家赶。

风雪弥漫,路上根本没有多少行人,我艰难的骑行在风雪交加中,好在大许街到塔山街一路平坦,厚厚的积雪被路过的车辆碾压,只要小心翼翼倒也可以勉强骑行。

穿过塔山街是一段高高的陡坡,一直绵延到塔山桥上,高高的土岗,冰雪湿滑,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还没骑行到一半,就迫不得已下车,推着往前走,风雪中手脚早已经冻僵,每一步如同踩在刀尖上,钻心的疼痛,那一刻如同人生越不去的坎。

不知道辗转多久,直至黑夜降临,我才安全回到家,娘做的大头棉鞋如同两块铁甲桎梏着,双脚早已经失去知觉。

母亲已经做好了手擀面,正在院外张望,看到我,忙不迭接过自行车,温暖的房间,热腾腾,香喷喷的手擀面还有父母在身边的嘘寒问暖,那一路风雪的艰辛已经不不值得一提。

无论多远、多难,回到家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可惜,幸福太短暂,第二天吃过午饭又得收拾东西往学校赶,飞雪依然,望着院里、院外一片冰雪的世界,我哭着喊着,不愿意去上学。

一向疼爱我的娘,却没松口,她一边帮我收拾煎饼、咸菜,需要带到学校的大米等东西;一边苦口婆心:她说——不吃苦中苦,哪有人上人的好日子,十年凉桌子凉板凳,才能熬出个人样啊!

……

一转眼,时光荏苒,人生依然半辈子,现在的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室外是炎炎烈日,我却悠闲的享受着清凉的中央空调,一杯清茶,一台电脑,写写材料,做个报告,按月领着不菲的银子,在这个宜居的小城有房有车

想想当年村里那些和我一起读书的女同学,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汗流浃背的做工,出着苦力……,我与她们已经截然不同的境遇。

感谢当年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如果不是大许那些年扎实的基本功,辍学两年的我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个月复读,就如愿考上了扬农。

再后来,波澜不惊,算不得一帆风顺,倒也没有多大波折,毕业、结婚、生子……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再回首一切如梦,想当年那个风雪中蹒跚的单薄身影,早已经淡出了视线。

我以为三十三年的时光已经悄然逝去,却未曾想依然镌刻在灵魂深处,在无风的夜晚悄然潜入梦中。

曾几何时,我也曾对孩子苦口婆心,我也想让我的孩子知晓……吃过越多苦头,给点块糖就能感觉入心的香甜,反而,糖吃的太多,富足的日子越久,有一点点曲折和艰难,便以为整个世界给你的是难堪的狰狞——

可是世事变迁,早已经回不来的过去,比起曾经的风雪独行,现在的孩子早已是车接车送,这应该更多的是得益于时代的迅猛发展。

我渴望日子安逸和富足,我也享受生活给予的苦难,没有对比就没有贴切的感念!

那个曾经的风雪交加的傍晚,依然是我人生里一个温暖的瞬间!

相关文章

  • 记忆里那个飘雪的傍晚

    如常的夜,不一样的故事。 好多事情,你以为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其实他早就镌刻进灵魂的深处,不经意的瞬间会以夜...

  • 飘雪的那个傍晚

    天渐渐黑了 风依然很冷,缠绕着枯槁的一草一木 雪花像一个个伤心的故事飘落 惨白的地面上,泪流成河 三尺冰冻,怎么会...

  • 那个飘雪的日子

    作者:小红帽 小寒后,气温骤降。查看天气预报,雪似乎马上就要降临梅城了。 于是,我日日思,夜夜盼,期待与雪来一场浪...

  • 那个飘雪的午后

    这雪,从午后就洋洋洒洒的下起来了。那时,正和几个好友聚在一起,这样的天气,一个热腾腾的火锅,几个朋友围坐在一起,小...

  • 那个飘雪的季节

    那个飘雪的季节 在幽幽的小巷 他和她邂逅了 那撞了个满怀的尴尬 她至今还记得 雪满天满地下着 他们成了雪人 相...

  • 那个飘雪的夜晚

    四十多年前,一个飘雪的夜晚,村里放电影,放的是纪录片《缅怀周总理》。影片纪录了周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为人民的光辉一...

  • 那个傍晚

    我在吵杂的人群中 牵住了你的手 对你说我想你了 你波澜不惊的答个哦 我放弃午时的美梦 做你最爱喝的糖水 美食也打动...

  • 那个傍晚

    无数画面从眼前飞过 最后定格在那个夜晚 那是我这辈子无数记忆里 最美好的夜晚 至此 念 无论下雨刮风

  • 那个傍晚

    有些人,有些事情就如老酒,时间越长,越是让人久久回味。 在我们那个老家的小镇里,家家户户都住的特别近,每家的小孩年...

  • 那个傍晚

    用什么来形容那个傍晚的心情? 一张杂乱无章的照片,满天湿冷冷的云,一地有响声的脚印,怎么也看不清的人影。 风灯的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里那个飘雪的傍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kp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