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

作者: 青鹿deer | 来源:发表于2024-02-18 16:50 被阅读0次

2月19日,周一,晴,11-25度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内含阴阳,人若能循此阴阳和合之道展开生命活动,就能结得善果。读圣贤之书,无不教诲人要洞悉事物发展之阴阳,在事物内部形成相克相生的张力,从而展现出生命的充实之美。

譬如孔子所说“六言六蔽”。六言,即仁、智、信、直、勇、刚之六大美德。具此美德之人,若不好学,深察并克制美德中所隐藏的蔽病,那也会令人不悦,甚至招致灾祸。此六大美德内隐的六大蔽病又分别是什么呢?仁之病是愚,如东廓先生,有仁爱之心,却不识蛇的歹毒。智之病是荡,如王熙凤,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信之病是贼。如古时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人约了在桥下见面,河里发大水,他信守约定,抱着桥柱不走,结果被淹死了。直之病在绞。如林黛玉心直口快,但刻薄伤人。勇之病在乱。如李逵,徒有血气之勇,好生事闯祸。刚之病在狂,刚强的人,容易狂妄自大。长项之中必有其短,扬长避短,方能守正平稳。

读《曾国藩家书》。曾氏以阴阳之道来解“勤俭”二字。其云:“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勤是放,俭是收,收放结合,符合阴阳之道。若勤而不俭,一边挥汗如雨地赚钱,一边大手大脚地花钱,如何能有积蓄。赚钱是外放的行为,花钱亦是外放的行为,有放而无收,有外而无内,人渐渐地演变为赚钱的机器、欲望的奴隶,其劳作、获得皆不能带来心灵的充实。若俭而不勤,譬如我手病的这段日子,许多活干不了,生机受制。经济上压抑欲望、节衣缩食,一收再收,有收无放,整个人变得蔫蔫而无生趣。

家中气象需有生气和敛气。曾氏将生气具象为读书、种菜、喂猪、养鱼、少睡、多做。将敛气具象为不坐轿骑马、不铺张浪费、不慕奢华等等。我将生气具象为早起、运动、读书、做饭、写作。将敛气具象为不乱购物、不频刷网、衣食住行皆往简处压缩,精神兴趣皆往一处贯注。

    曾氏谈读书,提到看、读两方面。看,即通常所谓的阅览,看的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些必须阅览的书,拓宽知识面。读是涵泳吟诵,熟记于胸。看是放,读是收。看读结合亦是读书的阴阳之道。曾氏对看、读做了三组形象比喻:一比之赚钱。“看”如同在外做生意获大利;“读”如同在家慎守财产,不乱花费。二比之为打仗。“看”如同攻城略地;“读”如同守住战利品。三比之获取知识。“看”如同子夏之“日知所无”,每天获得一点新知。“读”如同“无忘所能”,巩固旧知,不忘所学。对照我之读书,只有看,而无有读。每天都在翻书页,却如小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依是两手空空。

    可见,人性不美、人生无获,皆因未能循道而活。

    今日六点十九分起,虽未能在六点前醒,亦比平日提早一小时。读《论语》半小时,虽未达一小时,总算启动。今日较昨日有此二项进步,身体里也多了几分活气。

相关文章

  • 小白画画~

    一阴一阳之谓道

  • 知易讲堂 | 布衣说易系列之易学的起源与发展(上)

    这个图主要是想表达一阴一阳之谓道。 什么是道呢?一阴一阳就是道。 ◆◆◆ ◆◆

  •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被称为无字天书,七千年前伏羲氏画八卦帮助百姓识天象,后来周文化又推演出六十四卦,再到孔夫子做十传。 很多人...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生两仪,可谓之阴、阳。自然孕育之始,万物生化之源,一切由之而产生。它又是《易经》的智...

  •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即为:“人道、天道、事道”。 大家要顺应自然,顺应道。 一阴一阳也就是人类狭义的所定义的对错,成败,快慢,高低,...

  • 一阴一阳之谓道

    生物学家说,自然之所以如此地多姿多彩,就是因为物种的多样,因此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自己了,我们离灭绝也...

  •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只不过是阴阳的组合罢了。奇为阳,偶为阴;动为阳,静为阴;人的一个大拇指为奇数是阳,大拇指有两...

  • 一阴一阳之谓道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情的合体。 所谓“有情饮水饱”,情投则意合,反之亦然。 当你开始在家里讲理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太极生两仪,亦一亦二。 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生两仪。那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的...

  • 一阴一阳之谓道

    有时心情也会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郁闷。这样子的心情也导致我们的人生,也是喜忧参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阴一阳之谓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lm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