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经常有货郎挑着担子,一边吆喝着走家串户,对那个时候的我们,担子上货物可丰富了,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糖果、饼干,还有一些家用的物品。当然,最吸引我们的还是玩具和吃的,每次货郎来到屋里,我们都会围上去,看着一堆吃的垂诞三尺,偶尔大人也会可怜一下我们,给我们买一点尝尝。
后来慢慢长大,大概读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跟这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干活赚钱,那个时候经常有人收这收哪的——车前草、竹壳、鱼腥草……我们都会去弄,换点零钱,打打牙祭;冬天到了,就跟着大人上山挖竹笋,没有挖烂的就卖掉,也能换点零钱;再大一点,有点力气了,就会干点苦力活,比如挖点沙子,刷成细沙,再卖给别人起房子用。
到了五六年级,赚钱的花样就更多了,到了夏天农忙的时候,我们会去集市挑一些西瓜,用自行车运回来,再拉到田间转卖,收稻子热了,也容易卖掉,可惜的是不会挑西瓜,每次运回来的西瓜都不太红,可能大家可怜我,也不怎么嫌弃;我们还会到圩上的冰室(专门做冰棒的)租一个箱子,然后还是用自行车运回家里来卖,开始的时候卖一毛钱一根,到了快中午的时候,冰棒开始融化了,就一毛两根了,中午过后,已经融得差不多了,就一毛钱三根,也没什么人要了,这个时候自己才舍得吃。
不过做了那么多次生意,似乎没怎么赚过钱,更让人难过的是大人们的打压——“我早就说赚不到钱的”“你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老本都被你败光了”……后来就完全失去了兴趣。
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工作,但对于经济的管理一塌糊涂。我想,如果在那段时间里,有人帮我一把,教一下,带一下,在赚钱的过程中学会管理钱,或许就不至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