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一去不复返,单纯的烂漫好像也随之而去,只留下一片片无尽的回忆,怀念啊那段时光~
贴贴纸
那时候,新学期发新书是很珍贵的,闻着书香写上名字,用废旧报纸包上书皮,买几张贴贴纸美美的贴上!
贴贴纸一种是带黏性的卡通图片或是画画鸟鸟或是时下活跃的明星写真。
另一种是带黏性的颜料,刚刚好只有那有图案的部分可以贴住,透明的塑料纸或是膜可以扯掉,内容和上一种差不多,就是贴的形式不同而已。
书还是那些书,可是因为贴贴纸而变得更有多姿多彩也更富有童趣……
表演节目
忘了具体是几年级,反正应该是个六一,我被指派表演节目,边演边唱那时的爆款电视剧的主题曲《济公》!
我们家热烈拥护,我用奶奶的老式褂子做袍子,用爷爷的烂蒲扇直接当济公的手持蒲扇,还煞有介事的在家认真排练了一番,正视表演的时候我其实是懵的,根本不知道我怎么表演完的,只记得应该是机械的完成了……
拾麦穗捡棉花
那时候,放学后或是节假日要帮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活的,我们就选择了体现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稍微轻松一点的活~拾麦穗捡棉花,就是顺着路尤其是下坡处捡拾路上遗落的还很饱满的麦穗,大部分都是别人用排车拉收割的麦子时从车上颠簸下来的。棉花也是这样。
那时候,小学生就要勤工俭学,实际上是学校摊派的任务,每个人都要上交多少斤玉米外膜,多少斤土鳖子,多少斤棉花……
那时候药材根、贝兜(柏树籽)、蝎子是可以卖钱的,我们也会识时务的去挖药来碾压晒干,采摘贝兜晒干去壳,用镊子抓蝎子直接称重卖……
抓蝎子要翻山越岭,要跋山涉水,要翻开石头找寻,一部分凭运气更多时候是看判断力(眼力),有时不小心翻到蛇,也是让人怕怕的,夹摄时不小心也会挨蛰,所以一般是要结伴而行的……
爬树
那时候,孩子成群结队,基本上是放养状态,所以打架斗殴常有,破坏庄稼、偷摘瓜果常有,追逐打闹常有,经常是远看一群猴子,近看一帮小孩,村南坝头有一个水坝,蓄水池里面常有调皮的小孩赤光光的在游泳,村边的果树有柿子树、桑葚树、杏树、桃树,基本上没到完全成熟,就被摘光了!
我家院子里有几棵核桃树和石榴树,我们常常爬上去玩耍,倒挂金钩是那时的拿手绝活,还有时候与小伙伴来一场说比就比的爬树比赛,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累,什么是烦……
一切像流星,划过去很久我们才看见,才记起,那段时光是回不去了,美好的感觉却一直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