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阶段的所有工作完成之后,就到了项目计划阶段。项目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工作分解结构,任务活动排序,资源、工期、成本估算,风险计划、沟通计划和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目标,从产品需求挑选出当前项目的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任务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小而细的任务之后,需要给任务活动排序,有些任务是可以并行的,有些任务是有前后关系的,只能串行,给任务排序之后,估算需要什么资源,工期大概多长,需要花费多少成本,任何项目都会有风险,或大或小而已。所以,还需要做风险计划,对风险做出预测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整个项目肯定不是一个人在做,是一个团队在做。所以,团队成员之间需要有沟通机制,保持信息同步,到最后就是制订项目计划。
1 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指的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的定义。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工作分解结构是最重要的内容,它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它同时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
工作分解结构有哪些分解的方法呢?分解方法主要有:按照产品的物理结构分解、按照产品或项目的功能分解、按照实施过程分解、按照项目的地域分布分解、按照项目的各个目标分解、按照部门分解、按照职能分解。在产品实践中,常用的是按照功能模块和实施过程来分解。
2 活动排序
项目活动排序是指识别项目活动清单中各项活动的相互关联与依赖关系,并据此对项目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的安排和确定工作。通俗地说,活动排序指的就是活动的优先级,先做哪些活动,后做哪些活动。
需求的优先级按照商业价值来排序,开发优先级按照商业价值/工作量(即ROI)来排序,还有就是根据需求的前置/后置条件来排序,这里先不考虑商业价值、工作量和资源。
3 资源、工期、成本估算
资源估算: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即需要多少人;物力资源,即需要多少软硬件设备;财力资源,即需要多少预算。根据项目目标,资源估算时要考虑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多少资源、什么时候需要、谁有权决策。完成所有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总和称为工期。对于工期的估算,有很多方法,通常使用单点估算法、三点估算法和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多方案分析、项目管理软件、自下而上估算。
工期估算:完成所有的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总和称为工期。对于工期的估算,有很多方法,通常使用单点估算法、三点估算法和专家判断法。
成本估算:主要从人力成本和非人力成本两方面进行估算,非人力成本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其他等成本。
4 进度计划
在完成工作分解结构(WBS)、活动排序,以及资源、工期和成本估算之后,就可以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常用的工具有关键路径分析法和常见的甘特图。
5 风险计划
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任何项目都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发生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6 沟通计划
在项目中,沟通更是不可忽视。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沟通,通常,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应该占到全部工作的75%~90%,良好的交流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控制好项目的各个方面。
沟通的形式有口头和书面,必要时应该两者结合起来。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信息的及时和同步,而不是信息滞后。另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不要有歧义或者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我们在表达是否真正全部领会传达者传达的信息时,一般会采取复述的方式,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当面请传达者评估,这样不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或者衰减。沟通的双方一定不能带有想当然或含糊的心态,不理解的内容一定要表示出来,以求对方的进一步解释,直到达成共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