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您当前过得怎么样,都要心存希望,阳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我读犹太人、犹太教等历史的收获,没有想到犹太教,包括后来的基督教也都是人对当下生活困难和未来希望苦苦思索的产物。
我对犹太人、犹太教产生兴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基督教是怎样诞生的,耶稣是谁?
犹太民族在公元前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连续被灭国三次。历史上,整个犹太人多次被各国家、势力追杀,甚至灭族。直到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际,在美国《独立宣言》发布之时,犹太民族才彻底解放思想,走出自身犹太人的局限,以出生地为祖国,随遇而安,但保持着强烈的犹太族特性,昂首阔步走进现代化。
没有国家,没有尊严,没有固定住处,作为一个人种甚至要被灭绝。
想想犹太人面临的处境吧。
就是这样的环境下,犹太族竟然是世界上民族性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个民族。汤因把犹太文明列为世界三大文明之一,并预言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和华夏儿女家庭社区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活形态。
现在几乎家喻户晓的马克斯、卓别林、卡夫卡、斯皮尔伯格、爱因斯坦、笛卡尔、马斯洛需求的马斯洛、拉斐尔等,都是犹太人。
而现在全球约有1400万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其中167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占全部获奖人数的22%。
真是为犹太人长脸啊。
是不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不是打不倒的,必将更强大?
从犹太人、犹太教的苦难历史中,我们或许汲取不一样的动力和力量。
其实,这样对比想一想,我们已经过得很幸福。
01
宗教的来源
基督教的名声在现实生活中远大于犹太教,事实上,基督
教是犹太教的亲儿子,最早它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后为,为了生存,独立出来,甚至走上了犹太教的对敌面。
如同,儿子翅膀硬了给老子叫板,以便更好地在主人面前生活下去,因为主人不喜欢他老爹。
连一个宗教为了生存,为了发展都能这样办,历史上为了权利,父子、兄弟间反目为仇,相互间下手段,甚至要对方的命,这样的事情太多啦。
我一直好奇,宗教不是教人学好吗?不是说要恩慧所有人,救赎所有人,最极端的,就是那个什么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就要把另一半脸伸过去让他打。
这简直是洗脑的节奏啊。
既然神这么伟大,上帝这么宽爱,为什么《圣经》中说,要是对上帝不忠,上帝会夺去给予的一切,惩罚你。
上帝你这么有爱,宽大,为什么要和无知弱小的人类一般见识呢?你不会也启示开导一下,让你不喜欢的人喜欢上你,为什么你不自省,不想想你这么完美,怎么还有人不喜欢你呢?
上帝你这么仁慈,为什么要亚布拉罕唯一的儿子进献给你,还让亚布拉罕亲自杀掉自己的骨肉呢?
是,后来说,你是考验一下以亚布拉罕为代表的人类对你是否忠诚。
我就纳闷了,你这么牛,为什么也要考验人,你是不神吗?这点自信就没有?
怀着这样许多的问题,看完了犹太人的历史,看了犹太教的历史,我大概粗浅地明白了一个道理。
神啊、上帝啊,都是人类在思索当下的苦难和希望而产生的一种虚构存在。
因此,那些公们口里的什么没信仰,还有其它一些关于信仰稀缺的说法,都是乱说。
什么是信仰?
好好活着,努力付出行动为了眼下生活做出的每一份努力,怀有的每一份美好的希望与期待就是最现实、最专属、最独特的信仰。
人人都有信仰,而且各不相同,人人都在为信仰而生存,而努力,而行动。
即使你暂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找到什么让你信任的方向,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在体验当下的困苦,眼前的不顺,而你还在心怀阳光的前进着,那就是已经在信仰的道路上。
因为,只要用力勇敢的迎接每一天,都是在为你的信仰而奋斗,哪怕你对你的信仰毫无知觉,毫无概念,没有关系,感知到阳光、空气、水、体验到快乐、高兴、愁苦,这都是信仰的味道。
活着就是最基本的信仰。
02
宗教的自圆自话
犹太人的历史就是犹太教的历史。
犹太教的历史
如同一部伟大的神话、奇幻故事,不停在发展,在丰富内容与剧情。
每当他们信任的神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每当他们眼下巨的苦楚,却与上帝画出的那个流奶流蜜,牛羊遍地,花果飘香的世界相差甚远时,每当他们怀疑上帝眼看着他们的儿女被奴役,他们到处被追杀,他们受尽侮辱,甚至连活着都要为老板缴税时,上帝还不出手,上帝到底行不行啊,到底在不在啊?
每当他们的信仰动摇时,新的先知,新的上帝的使者就会出现,他们来告诉大家。
看到了吗?就是大家对上帝信仰不够坚定,思想不够纯洁,脑子不够纯真的信任上帝,上帝才惩罚大家。快赶紧别瞎想了,接受现实,好好活着吧。
其实,潜台词就是说,你过好了,是上帝降福与你,过得不好,对不起,是你自己不够虔诚所致,你要从你自身找原因。
这么一听,怎么有点像老中医?
并不是我对宗教信仰者不尊敬,我尊敬每一个的信仰,也肯定宗教信仰的存在。但是这是我的思考,我也乐于和大家探讨。
这些先知们,本质上就是写手,是上帝系列理论的修订者,发展者,传播者。
上帝哪个地方让信众不满意了,他们就会出来以上帝的化身、使者来安慰信众,并且马上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让信众们获得心理的慰藉,同时犹太教的发展更进一层。
这些先知们也是犹太教自身发展进化的产物,总有一些思想者在探索眼下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办?
他们思考完后,就说,我想通了,上帝诏示我了,我有幸成为上帝的又一化身。
在安抚信众的同时,他们也在完善犹太教的教规、教义等,完善着长篇神话巨著,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希伯来圣经》与《塔木德》。前者是第一圣经,后者是第二圣经。
犹太人成了依靠两本书的民族。
这个长篇神话巨著也跳出来一个名人指出置疑这一切。
他认为上帝是有形物质,《圣经》中的神谕和神迹是《圣经》作者的编造,天使只是希望的幻影,灵魂将随身体死亡等等,与当时主流信仰格格不入的论调。
就是现在再来看他的思想,也要为他的勇敢点赞,也是敢于指出皇帝新装的在场大臣。
当然,迎接他的不是什么好下场,甚至是最惨烈,最受打击的境地。
1656年7月27日,犹太教堂。
数百支蜡烛烛光闪闪,光亮打在斯宾诺莎24岁俊郎却又憔悴的脸庞上。
随着一支大长号传来哀伤的低吼声,蜡烛一支接着一支熄灭,象征着斯宾诺莎的精神泯灭。
在阴森可怕的氛围下,针对斯宾诺莎的除教仪式开始了。
“在此告诫大家,谁也不许同他交谈,谁也不许与他通信,不准任何人帮助他,不准任何人与他住在一起,不准任何人靠近离他四腕尺之内的地方,不准许任何人阅读他口授或书写的任何文件。”
本身犹太人在当时生存空间就很有限,又被自己人排挤,斯宾诺莎只活到45岁就去世了。
我为什么说关于神的这一部分是自圆自话呢?
我首先还是要声明并没有半点对宗教的不尊敬之处,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宗教中的神话情节。
就是现在,谁也没有说清犹太教的起源中上帝是怎样产生的,亚布拉罕到底是谁?
经典的表述上帝是“全新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是“自有的、永恒的”。
上帝一出现,就带有契约精神色彩,他与亚布拉罕“签订”了合同:
你信仰且只信仰我,我来保护你。
这也是犹太人契约精神的根基。
现在,犹太人遍布全球范围内。一提到犹太人,大家都会说聪明,智慧等,有的公司只用犹太人。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一段时间,只用犹太人在他的投资公司里工作,也因此拒绝巴菲特愿意甚至不要薪水为他工作的申请。
据说,在中原大地也居住着犹太人,他们也早已融入了当地。
犹太教的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先知摩西,他率领60万人脱出埃及,建立以色列国。
后来,犹太人在经历巴比伦、波斯帝国的践踏下,又开始希腊化,这期间,也曾有过重建家园,复兴圣殿,再到流离失所,再到罗马帝国下对犹太人的毁灭与重生。
犹太人面临一次次杀戮、打击、驱逐,夹缝中求生存。犹太人信仰也怀疑着上帝,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现实中的迫害、残杀交织。
救亡先知以利亚、正义先知阿摩司、慈爱先知何西阿、福音先知以赛亚,再到于渴求生存的愿望中呼唤弥塞亚的降临。
信仰的神话中缺啥补啥,总之就一个方向,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面包牛奶会有的。
03
我们的信仰最实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至今,从未改变。
华夏族为美好生活而付诸的努力从未片刻停竭。
说没信仰?
这是不是无聊?
我们感知了宗教信仰的那种自我鼓励,自我激励,勇往直前,勇于生存的精神动力,也就感受到了信仰的本质。
我们无需非要信仰一个具体对象。只要心存希望,就会充满信仰的力量。
所谓信仰就是相信付出就有回报,相信走正道、扬正气、干正事就有意义,有收获,相信没有白流的汗,也没有白受的苦,只要为希望而行动,一切都会如愿。
好好活着就是信仰。为希望而行动就是信仰。
对于每一个灵魂来说,信仰从未缺失。
放任还是改变,追求还是躺平,睡大觉还是主动做事情,都是信仰的选择。
相信相信的力量,为希望而行动,为行动而重复!
跑、写、读,就是最简单直接的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