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外公今年96岁,平时一直住在黄桥,离我们这有八十几公里路,开车快的话一个半小时能到,但由于平时很少来往,而且得做汽渡过江,所以总感觉有点远,不是很方便,我和老婆结婚八年,平常偶尔能见到他。
说说黄桥吧,这是一个有名的苏中古镇,因黄桥战役出名,还有黄桥烧饼。黄桥烧饼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黄桥决战期间,黄桥人民发动镇内60多家烧饼店,18家磨坊日夜赶制黄桥烧饼,男女老幼,车推肩扛,支援前线将士,创造了新四军建军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因为丈母娘家人很多都生活在黄桥,所以每次那边亲戚来江南这边走动时,都会带很多烧饼,丈母娘都会分一些给我们,也就能经常吃到黄桥烧饼。相比其他烧饼,味道还算不错。
老婆的外公,我也叫外公,所以下面我也以外公称呼。他人比较瘦,脸上看起来很黑,且话不多,是平凡的那种农村老人的形象,可能一辈子在家呆惯了,他每次来我丈母娘这边都不肯过夜,非得回去,非常朴素善良的老人。虽然身体有时会不适,但对儿女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倒是我丈母娘这几年时常牵挂着他,一年总要回去看几次,帮老人家洗洗衣服,打扫卫生,很是放不下。老婆外婆已经走了有十年,外公靠小儿子住,但也是单独一个屋子,生活上也是自己自理。
外公是阴历九月初二走的,在去世前几天,外公的儿子已经通知我丈母娘说他这几天不怎么吃饭,精神不是很好,所以我丈母娘和这边的一个阿姨(她亲姐姐),知道消息后四个人赶过去看望老人了,在老人临走前陪在她身边。外公这辈子没有受大病的折磨,像是一颗大树,到了枯萎衰败的时候,自然地老去。黄桥那边人走了要看日子火化、下葬,外公这次前后放在家里有十天,到了初九才出殡下葬。我们这边一般才三天,都是白天送葬,且那边出殡是半夜12点过了,要赶最早的时间。这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一种考验,我们这边的小辈都说什么时候能改改这风俗,估计几年内也不可能有大改动。黄桥镇近二十万人口,算得上泰州最大的镇,镇区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快,不过那殡仪馆条件真不敢恭维,到处乱糟糟,也没人好好管理,跟我们常州这边简直不能比,不能说让人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这次去送外公,因为风俗的不同,大家也都一夜没睡,确实很累人,老婆之前送过几个亲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葬礼。二点多火化完去墓地,得等到五点后才能下葬,所以大家在墓地外等了两个多小时,外面有点冷,也没地方休息,所以大家都坐在车上眯了会,车里空间小,大家睡的都很难受,也只能将就。下葬后,天也有些亮了,大家返回舅舅家,吃点早饭,该回家的回家,休息的休息。我们在镇上买了点烧饼,6:30就出发回常州了,老婆上午还要上班,我在家睡了上午半天,下午回公司上班了,一天也不在状态。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去黄桥,望外公保佑子子孙孙能平安健康,家族人丁兴旺发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