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学,1988年9月1日早上父母早早准备着丰富的一桌早饭,风俗性的拜过神农神像后就大吃一餐,然后领着新书包带上方型小椅凳上学去!那时候心情很复杂,对于读书不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第一次上教室,特别害怕老师,对同学又不敢言行表达显得格外内向……生活很多事都憋屈在自己的心底。偶尔,受个别大同学欺负(那时候同学年龄差距好几岁都常见的)。每次上课都又小心又担心,由于当时读不好就会留级,所以就担心会留级。终于熬到了考试时候,小心翼翼完成了试卷。最后的期末考试61和63分,最让我兴奋的是“家庭报告书”上有个“升”字。意味地可以读二年级了!

第一次上县城。1986年的夏天,父亲带我上县城人民医院检查身体。由于那时候家里穷,身体经常营养不良,大便还出血,父亲虽然钱不多还带我单独到县城最好的医院!医院治疗带检查花了2小时左右,医生告诉父亲说贫血。中午,父亲带我去城县排檔吃了餐“丰富”的汤河粉。那时候真觉得外面吃饭总很香很好吃,因为在家里一年四季吃不到那味!父亲还到了店铺买了2盒“富血康”,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下午回来的时候他身上只有“大团结”十元钱了,我们花七元钱坐着白色面车回家的。虽然第一次去了25公里的县城,却感受到城县那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琳琅满目的小城景象。那时候虽小,也能感受父亲的那份温暖与责任!一路的车上没有打一个瞌睡,脑子满满全是新鲜、好奇和感动!……

第一次下田地收成,1985年的冬季我第一次下地“帮忙”。之前,母亲因为疼我们几个从来不带我们几个下地干活,经常把我们关(锁)在家里让我们自己玩。第一次下地里时,是收获甘蔗地的时候,父母和请来的大人们下地砍甘蔗去,带上我们仨人去看好已经堆在路边等待运输的甘蔗。那时候天有些冷,身上只穿一件较薄的衣衫,有时真冷地鼻涕直流。但是那时候很开心,可以不停地啃甘蔗吃甘蔗,那些甘蔗是种来制糖的原材料,很硬,啃得满嘴流血都觉得津津有味。因为那时真没什么零食东西可以吃!

其实,在九O年前家里都很穷,生活也很比较艰苦。那时候全家(五口)挤在一间约不到40平米的平房里,屋里有一张古式木床,还有一个很大的灶台,灶台旁边是一个很老的餐具柜子,柜子下方是个储水的水缸,柜前面是木沙发,屋里最里头放一张木床,床头与餐具挨着放着个存稻谷的柜子……总之,屋里和是满满挤挤的一大团。平时一家人就围在灶台旁边小木圆桌上用餐,五口也刚好挤挤坐下,偶尔有客人来,妈妈跟我们都外面等。晚上,妈妈爸爸和弟弟睡大床,我跟姐姐睡在沙发展开的“床”,那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上电站值班),我偶尔感受下大床的“宽敞”!后来家里买了部远东牌落地扇和一台华南牌缝纫机,就显得更满了……
穷,其实不怕。苦,也是一阵。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家人搬进新屋体验了每个人自己房间的舒坦。

童年的回忆总很辛酸,但是也很回味很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