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职称,想必当教师的都有满腹的话要说。作为一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对职称有着切肤之痛。
上世纪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提高教师待遇,从顶层上设计了教师职称制度。但这一顶层设计有着先天性的不足,那就是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着名额限制。也就是说,一所学校,中高级限额满员以后,即使你再优秀,你也只能排队等待。由于这个原因,滋生的腐败和不公正,让多少一线教师寒了心!有些教师,十七八岁中师毕业就到教学一线,工作不能说不尽力,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青丝变为白发。但由于体制内的原因和职称评聘的名额限制等原因,临到退休,还连个中级职称都没评上,成了终身的遗憾!
前几年,政府出台了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了正高级职务,打通了教师职务的天花板。于是网上大肆炒作,说教师待遇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可评教授了。对此,我也期待满满,举双手拥护,心想教育的春天又来临了。但几年过去了,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每年正高级职称,全省只有七八十个名额,对广大教师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画饼充饥。一个县市几个正高级教师,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提高待遇又从何说起?
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参加工作,起始学历为中师学历,但不久,我依次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我创造好了条件,准备评中级。但前几年,由于职称的评聘分开,好多教师虽然具备了中级教师任职资格,但没有限额。所以苦等了几年,这些教师消化完之后,我才有机会评上了中级教师。
评上中级教师后,正是我年富力强的时候。根据职称评定条件,我创造好了条件,等待申报副高级教师。学校那时也有限额,我央求校长申请一下,给我校分配一个名额。校长对我几年来的工作业绩颇为满意,就在职称限额分配前,向上级申请了一下。果然,几天后,上级给我校分配了一个副高级教师限额。校长说,通过摸底,全学区除了你,没有具备副高级条件的,你准备好材料,到时申报吧。过了几天,召开学区委员会,定中高级符合条件申报人员时,一名刚调入我校没几天且又不带课的比我工作早的同志说他也具备了副高级教师申报条件。全学区就我俩够条件,他央求我,让我放弃。我感念他的辛苦和不容易,自己决定退出。可这一退出,就是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
后来,我从乡下调到了县镇中学。因为限额的原因,学校连续几年都没评副高级教师了。某年春天,我突发奇想,先过了职称计算机考试再说。报名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计算机考试内容。整整一个月,我早起晚睡,推掉了任何应酬,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计算机考试内容。有时候连续做题至深夜两三点,其辛苦可想而知。最终,职称计算机四个考试模块我一次过,而且是高分通过。
说来也巧,那一年,上级给我校分配了一个副高级职称限额,考了计算机的教师只有两人:我和一名老教师。当时,我是学校办公室主任,按照学校《高级教师评选办法和评选细则》,我的综合成绩远远高于那位老同志,而且那位老同志虽然也向学校申报了副高级职称,但条件不够,我想,这次副高级职称我一定会收入囊中,煮熟的鸭子不会飞的。我窃喜,幸亏我有远见,提前考了计算机,否则,评上不知道还在猴年马月呢?
第二天下午上校委会。作为办公室主任的我,向与会人员通报了拟申报副高级职称的两名人员情况。申报完后,学校主要领导发话了,说,你的年限比那位老教师短几年,不行你今年发扬风格让一下,明年一定让你评。我知道,明年一是没限额,二是明年竞争会更激烈。几个副校长都还没评呢?但观领导的表情以及他刚才说的话,今年绝对不可能让我评,我不能不让。但我还是坚持了原则,我说:“我让没关系,但那位老同志条件有缺项。”领导说:“你把他找来,我亲自问。”我打了电话,一会儿,那位老同志来了。领导说明情况,老同志望着我,眼圈发红,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满脸委屈的样子。停顿了几秒钟,老同志看着领导,拍了拍胸脯,说:“给我个机会,如果我这次评不上,我情愿这辈子再不评职称!”职称令人疯狂,没想到能让人颠倒黑白。明明是条件不够,弄得好像我弄虚作假排斥别人一样。最后的结果是,我评职称又没戏,还弄了个里外不是人。最终的结果是,老同志在人社局初审时就没通过。白白浪费了一个金贵的、来之不易的、多少人梦寐以求、望眼欲穿而求之不得的名额。我心中的那个痛啊,没法对人说,只有憋在心里。我这一让,又让了六年。人生有几个六年可以让?
两次让限额,第一次我多少有点主动,还有个人情,最起码捞了个“高风亮节”的名声;第二次让,是被动地让,却落了个“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恶名。里子未赚,面子尽丢。
接下来,我离开了那个令我伤心的学校。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我的忍让,最终一文不值。此后,又是漫长的等待。眼看和我中级一个文上的同志一个个都评上了副高级,我还在蛰伏还在等待还在望穿秋水,我心中的那个痛啊,无以复加。
等待了十六年,第十七年的时候,省上重新出台了副高级教师评选条件。那次的条件,较为苛刻,项项都是硬杠杠,称天下最难条件。我因祸得福,在别人都不够条件无人竞争的时候终于顺利评上了副高级教师职称。但我已近天命之年,大好年华就此蹉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当然,历经磨难之后,我总算是评上了职称。但还有和我一样教龄三十年两鬓斑白的教师依然还是个二级教师,到退休还未评上中级职称的教师不在少数,想到这,我心中也就不再抱怨,一切也就释然,该理解的就都理解了。或许,我的胸襟和气度以及把握大局的高度远远不如领导,迟评二十年职称少个十几万元钱一点都不亏!
车轮滚滚,历史向前,过往不究。问题是,现在职称的评聘依然充满艰辛充满纷争。虽然这几年职称评聘条件大大放宽,而且破格的条件基本上想凑就可以凑上。中级职称评上一年多破格评副高级教师职称的也不在少数。但一些老同志,还在无尽地等待,不知道哪一天,职称的阳光才能普照在他们头上?
职称的弊病,在于先天设计的不足和后天操作的不当。说句实话,评上职称的未必都是综合素质最好的教师,评不上职称的,工作能力强的也比比皆是。有些教师因只知道埋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而与职称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数不胜数。这就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内心伤痛不已。而有些教师,平时工作不怎么样,却一心琢磨职称怎么评,最终也评上了职称,让那些兢兢业业老黄牛般工作却还没有职称的教师更加伤痛。
打开网页浏览,教师职称的利与弊,网民分析得头头是道,基本倾向于取消职称。本人认为,教师职称或可以保留,但必须和公务员一样,到龄自然晋级。否则,取消或降低职称工资,突出教龄和年度考核在工资中的比重,切切实实提高教师待遇才是王道。让千千万万教师都能得到实惠。因为办好教育的关键,不是那么几个正高级教师,而是千千万万的教师。只有那样,教师才会心无旁骛,恪守本分,认认真真教书育人。人为设置障碍,就免不了勾心斗角滋生腐败,大家认为呢?
最后,我呼吁,不要让职称成为教师心中那个永远的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