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确山县46岁的盲人李金山,因为他成为全国首例在普通高考中使用盲文试卷答题的人,所以成了新闻人物。又因为第一次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他,摸读完考试注意事项时,已经是11点35分,而这时候,普通考生已经交卷5分钟了。虽然有40分钟的延时,但在剩下的35分钟时间里,他只摸读了第一道选择题中的这么一句话:二氧化碳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使天气变得干旱。李金生表示,自己可以说是交了白卷,因为第一题都没“看”完,考试时间就到了,因此被指浪费公共资源而引发争议。
这里关系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高考中的公平公正的问题。往往大家更多的关心高考考试和录取过程中的公平公正问题,比如考试中的作弊、加分、录取中的舞弊等破坏公平公正的问题,少有人关心高考资格的公平公正问题。
前几年,南京81岁老翁汪侠从2001年考到2010年,这是他的权利,谁敢剥夺他的参考权利呢?母庸置疑,盲人李金山应该得到他应得的参加高考的权利,因为他来不及考试交了白卷而认为浪费公共资源,那是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公平公正是文明社会的普世价值观,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文明进步中的普适原则。诚然,绝对公平是少有的,否则为何要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呢?绝对公平仅仅是一种社会的理想状态而已。所以,绝对公平难于企及,但相对公平是必不可少的。
人都会死,上帝制定了一个绝对公平的原则,但人的寿命有长短,所以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了。范冰冰称为不老女神,那是她脸上的脂粉欺骗了大家,她同样不但会老,而且也会死。记得儿时过年,生产队杀猪分肉,按户为单位,以每户人口为分肉计量,然后抓阄排定次序,最后决定每户得多少,得到的是肋条还是屁股或者是槽头肉。这里看似简单,其实隐含了一个如何保障相对公平的问题。一只猪身上的肉有优劣,总不能把整只猪变成肉糜才分吧。那咋办?抓阄排序!抓阄,无论先后,对每个人抓得某一个号的概率是相同的,就是说这个排序的过程是绝对公平的,尽管分肉的结果公平是相对的,大家认为分肉还是公平公正的。
为保障结果的公平公正,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必须有绝对公平公正的程序来保障,即通常所称的程序正义。最典型的就是法律的制定就是围绕程序正义来进行的,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必须通过一套严格的程序来进行。为保障高考及其录取的公平公正,当然需要一套严格的公平公正的程序,从报名到考试再到录取都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从而来保障录取结果的公正。打个比方,全国的高校相当于一口大猪,几百万考生去分肉,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排序,高分者先挑,大家无话可说。问题是我国区域大,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还有少数民族等地,办学的数量质量与教育水平悬殊,高校分布又不均匀,还分地方办的国家办的,诸多因素很复杂。因此现行政策是按省为单位投放各高校的招生计划,还要照顾什么华侨,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特长生等等,在程序上对某些个体而言就失去了绝对公平了!还加上执行程序过程中有权有钱有势者的非正常的人为干扰,导致高考录取结果只能是相对公平公正的了!
有没有办法防止执行程序过程中恶意的人为干扰呢?有的!那就是公开!公开游戏规则,公开游戏过程,公开游戏的结果,就是在阳光下操作,其实就是引入了大众监督机制,让恶意干扰者无处遁形,让暗箱操作者失去黑幕的遮蔽,是程序正义的有效保障。公平、公正义相近但不尽相同,公平注重结果,公正注重过程,而公开兼顾了过程与结果。
计划经济追求结果均等,市场经济追求机会均等,这是两种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好在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以后的路还很长,机会多多,因此不必为目前高考中某些不公而耿耿于怀、愤愤不平,甚至沮丧、颓废。
记住:我不能改变这世界时,就得努力去适应这世界。高考中如此,人生亦如此!

网友评论
能够得到相对的公平公正,生活就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