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读书分享第10天
2025年 10月11日
食饮有节
人一出生,就离不开吃和喝,一开始吃的是母乳,然后是五谷杂粮,这些东西不仅给人的身体提供营养,还一定会改变人的精气神。所谓“食饮有节”,是一切要跟天走,跟节气走,不要跟人走。就是吃自然成熟而不是催熟的、吃应季而不是反季的瓜果蔬菜和米面肉食。是该吃啥就吃啥,而不是想吃啥就吃啥。如(立)秋后不吃西瓜,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经验。病从口入,除了情绪原因外,病都是吃出来的。
曲黎敏教授说,假如得大病,要改变饮食水、食物结构还有居住环境。
这里的“食物结构”我想也就是上面的说的,吃当季的食物,食补大于药补。俗话说:“吃上壮饭比啥药都强。”
吃中药要自己熬。现在的很多人嫌熬中药麻烦,干脆让医院直接熬好装袋,拿回家直接喝。也有的中医馆,医生开的药方就是“颗粒”,把中药提炼成颗粒了,回去把几样药倒在碗里,用开水一冲,放温了喝就行了。曲教授说:更有人有功夫得病,没功夫煮药。还真是这种情况。我就去拿过“颗粒”的中药。今天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在家煮药,不仅能治病,还能有药气改变屋内环境。康海勋老师分享说:“原来打扫、布置屋子的过程是在滋养环境,反过来整洁舒适的环境又会滋养身心,形成正向循环。”这就是人养屋,屋养人呢!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也是要跟着天走。跟着天走,也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起来了,你就得起来。太阳升起就是天地之阳气起来了,你自己的阳气也得起来,你要不起来就会压抑自己阳气的生发。太阳落山了,你自己的阳气也要收敛。中午睡觉补心,晚上睡觉补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小憩!
而现在有的人,早上不起床,不吃早饭,晚上喝酒、打游戏、加班熬夜,标准的“夜里欢”。长此以往,身体怎么会不出问题?心脑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用”,很多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就有患此病的。起居有常,简单的道理,需要用心、认真,一辈子去践行,即使这样,也不保没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