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
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看“有用”和“无用”的书

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看“有用”和“无用”的书

作者: 雨滴zi | 来源:发表于2021-01-16 22:40 被阅读0次

我一贯的读书方式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家哥哥很爱看书。那时候爸爸妈妈常说,哥哥二年级的时候就把我家两个书柜的书都看完了。说实话,那两个书柜的书我也翻了翻,但确实不能激起我读书的热情,那都是些经典的名著,有古文的,有白话文的,也有一些国外的名著,在我看来都太艰涩了。

我真正开始喜欢文字的时候,大概是幼儿园晚期到小学一二年级。记得当时妈妈给我订阅了一份报纸,具体名字我都不记得了,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至今我还记得有一个连载童话叫“小达达与小怪怪”,我非常喜欢。还有一个故事是一只小猪在院子里洗澡,把肥皂泡泡吹得满院子满天都是的故事。这些故事开启了我童年时各种美好的想象,带给我许多快乐。

我家哥哥爱看各种各样的书,给我推荐了郑渊洁的《皮皮鲁与鲁西西》,我记得还有专门的《鲁西西传》,是写给女孩子看的故事,很爱。之后又陆续看了《魔方大厦》、《舒克贝塔历险记》。然后会拿出自己的零用钱,购买每期《童话大王》。我记得当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刚刚出来,郑渊洁用了当期童话大王大约1/3的篇幅来介绍这部法律。我同桌的爸爸经常打他,我把书借给他,让他给他爸爸看。他回来告诉我说他爸爸自己说以后再也不打他了。我看了许多童话故事,爸爸给我买的《安徒生童话》会把我看哭。

哥哥爱看各种各样的书,他常借阅金庸的武侠小说,突然看得哈哈大笑,我很好奇。于是在小学二年级翻阅了他借来的《天龙八部》。这样的书果然很吸引人,我看得茶饭不思,成绩直线下降。后来哥哥把书给我收起来,说放假才能看。

不记得是小学四年级还是六年级的暑假,我完整地看了《笑傲江湖》。那是我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从此爱上了金庸的故事。它们是那样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到现在金庸的书我几乎都看完了。

上初中喜欢上了诗集,小小说,三毛的散文。跟着同学看了《红与黑》、《傲慢与偏见》、《飘》、《茶花女》等国外的名著。

那个时候看书,看得不快,喜欢整个人沉浸到书里,代入感很强。我觉得书有种神奇的魔力,看完一本书,常常会觉得精神上有所成长,自己也会感到很幸福。我常常觉得小说是可以不知不觉的改变一个人的。就像谁说的一样,也许你已不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但它却已不知不觉中成了你的一部分。

这样的阅读,自由、纯粹、任性,我深深地认为它是有价值的。

另一种读书方式

但现在我在尝试另外一种阅读方法,就是通过主动抓取作者的写作结构,寻找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容。这也许是一种更加“有用”的阅读方式。
通过粗浅的体验,我认为这种方法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是一种更加主动的阅读,带着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答案,会更有重点,更加高效;

其次,它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阅读,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同一问题,也能看见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思考。
这样的阅读势必很快,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样的快速阅读对于我们筛选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必要的。这样的方法其实以前在书店选书时也曾无意识地用过,只是未曾系统地学习和深入地思考过;

神奇的是,对于一本实用型的书而言,使用这种主动的阅读,虽然时间更短,却能够在阅读后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作者到底讲了些什么。

只是体验下来,我觉得这种阅读方式需要更加专注、更辛苦些,比较适合用来读“有用”的书。虽然有时一遍未必就能读懂,但在需要的地方可以放慢速度来读第二遍、第三遍,时间可以更好地用在刀刃上。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我目前的理解,之后,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谁知道呢?让生活时常有新奇,就让我去探索一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看“有用”和“无用”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mo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