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仅是责任,是远远不够的,我后知后觉。
自我对“责任”提出质疑后,这个念头越发的难以控制,刹那间我又回到了原点,来质问我存在的意义。只是这次显得不再那么着急,在平淡生活中慢慢的来思索我的价值。
那时已近大二学期末,期末考试、机械课程设计和对将要到来的假期生活的兴奋让我选择性的遗忘了去思索。那段学习生活是平静的,没有了苦苦寻求答案而不得的郁郁寡欢,也没有了伤感愁苦无故忧伤的悲切及痛恨。没由来的喜欢上了这种平静,有点空灵。
长途外出,我喜坐火车,老式的那种慢慢悠悠,游客相对而坐,互不相识,或沉默寡言,冷漠相对;或相视一笑,礼让相待;亦或热情健谈,肆意诉说,不一而足。我喜欢的是那一刻的独处,周围无一人相识,仿若我就是一座孤岛,无需丝毫的伪装,静静地矗立在大海之中,独自欣赏眼中的风景——周围的他、她、它。
此时不禁突觉个人的渺小。他和她,这些可爱的人儿,都在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与命运,与我毫不相干,无法触及。仿佛眼前是电影的画面,而我只是荧幕外的静观者。此时他们/她们或哭或笑、或争吵或暧昧,或疲惫或兴奋,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而于我却不可触及。那我呢?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也如我眼中的别人这般,只是荧幕中的人物。既如此,我又何必虚伪做作,那么看重别人的眼光及言语,让这些来左右自己,戴着面具。又何必按照别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义来约束自己,认为这就是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只是苦苦寻求答案而不得的我,肆意妄加给自己的一个答案,但是错了,它满足不了我内心对于存在的疑问,我依旧没有答案。
大三暑假与朋友相聚,和好兄弟彼此谈及生活中的点滴,不觉感叹时光匆匆。其间我偶叹一句:“做人做事,我旦求问心无愧。”那瞬间仿若醒悟,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我所苦苦寻求的。我知道,问心无愧太难了,人之一生难免有悔恨之事,于人于事总会有得有失。世事万物存在即是合理,所遇到的人都是我们生命中应该出现的人,所经历的事也并非偶然,是这些我们过往中所有人和事铸就了我们这一刻的自己。为人做事敢问初心,有得有失在于取舍。每走一步,都不要后悔,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如此就好。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存在的价值,每个人因内心的认知而不同,对生命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更不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做好自己,即是生命之所在。
无愧于心
我默默地问自己
心之所往
我现在又在何方
回首相望
泪水盈满眼眶
我已失去太多
于此感恩
我所得到的一切
珍惜现在与将来
所有我爱着的可爱的人儿
旦求心中坦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