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一篇关于群勾搭小程序的刷屏海报的复盘文章,非常意外的是得到了很多大佬的转发,在这先表示感谢!

作为一个运营从业者,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背后一些本质上的东西,能让我们得以套用和复制。
那我今天就从几个维度来再次解析一下这款产品刷屏的因素

1,产品能够解决用户实际的痒点
很多朋友在参加线上的活动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当群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新建一个群(或者很多群),导致你只能够链接到这个群里的人,无法链接更多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你能链接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群的总人数。
但是,人的天性都是比较贪婪的,当他知道不能勾搭所有人的时候,心理肯定会不爽。那么群勾搭解决的就是这个痒点,为什么说是痒点而不是痛点?痛点是恐惧,痒点只是不舒服、不爽,没有这个,我也能活下去。比如:一个吃货,他喜欢吃鸡肉,但是这段时间因为禽流感,买不到鸡肉,他会馋,馋就是痒点。而饿就是痛点,所以群勾搭的小程序是解决了其中的一个痒点。(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不好,就像鸡肉能够解馋你能说不是美食吗?)
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将人通过裂变的方式沉淀到微信群里,第二,让用户使用小程序进行自我介绍的沉淀,第三,将各个群中小程序里的自我介绍合并到小程序里的一个群(目前有3500人左右),这也是超级人脉大群的概念。
在这个群里的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是一个个档案。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把3000多个档案放在了一个群里,里面有微信号和手机号,可以自由的勾搭。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刷屏的海报有个核心要点就是产品要硬,产品不硬后劲不足。
建议是:跟用户深度沟通找出用户共性的场景,解决这个共性场景中出现的痛(痒)点,好好打磨产品。产品不好,就算刷屏了,出名的也是公关了。

2,福利非常诱人
这次的福利还是非常诱人的主要有六个:
1,有1800人+的可以勾搭的人脉档案
2,创可贴的1个月会员
3,幕布的一个月会员
4,玩群666的知识星球7天试用期
5,拍图识字1个月会员
6,400元群裂变机器人
这些福利对做社群或者做运营的同学有用的福利,所以第二点包装福利的时候要有用,要明白用户在哪个场景上是能够使用什么东西的,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年代,而不是信息不足的年代。
有用比有更重要!
3,促使用户下单的需要制造急迫感
要给用户有这样的体验,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这样的话术可以促使用户冲动消费。
4,衬托产品价值
这部分往往是从两点来写,当自己无法判断这个事情和产品的价值时,往往会寻求名人的帮助。
这个时候大咖的背书就会起到作用,当大咖的背书能起到作用的时候。所以在海报或者知识星球上会有大量的大咖背书,起到权威的作用。
另一部分呢,可以在价格上面去做功夫,原价199,现价19.9元,从数字化的角度奠定了产品的价值。
5,要让用户有赚到的感觉
这个部分呢,就是要做超出用户预期的感觉,超低价买到了这个,还送了这个那个,都很有用。这个时候,用户的心理是满足的,他才会愿意去帮你传播。
以上部分呢是可以借鉴和使用的方面来说的,那就说些可能不能用到的点
1,裂变的首发渠道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会有公众号、社群、KOL三部分首发。裂变裂变。没有人怎么裂变?所以你要去找你用户所在的地方去发布。
2,这波操作,群勾搭的发起方成本是比较低的。因为他的技术、资料包这些都是通过资源互换得来的。可以说,这个活动的成本是0元(人工成本没有去计算)那他得到了多少用户呢?
a,首先,小程序上24小时至少新增了1700以上的新用户。(原来是1800用户,海报上的数量,现在是3500左右)
b,链接了一波业内的资源
c,为公众号吸粉
d,为知识星球导入了精准的用户
e,为小程序矩阵中的其他小程序导入了未来裂变的种子用户、
f,为企业带来盈利
那么这波操作的主要目标用户是什么人呢?我的感觉来说应该是0-3岁的运营从业者和微商群体(这些人的使用场景与福利和产品高度契合)
目前缺少的数据是:
1,裂变到微信群的人数有多少?
2,公众号新增了多少粉丝?
3,知识星球的增长量如何?
4,前期投入了什么样的渠道和资源?
这些都不知道,上面的一些分析是我的一些粗略见识,希望指正。
昨天的文章如下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a43ab9c5e75
文章最后,安利一下阿喵——阿喵是一个认识大半个互联网运营圈的神秘人物,同时,也是群勾搭的联合创始人。
下面这些是对一些大佬对阿喵的认可(其实本来不会写今天这篇文章的,但是因为阿喵的信任,才又写了这一篇)


想加阿喵微信的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