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师
孩子需要的三大能力:专注力,想象力,记忆力。
1.5-2.5岁;语言发展敏感期,多输入引导输出。
3~4岁,空间思维积木的游戏,算术是数学思维的基础,7岁之前关键期。
色彩敏感度,图画不批判不打击,绘画能输发孩子的情绪。不和其他孩子比较,不贴标签,和自己比,多鼓励
1-3年级,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会掌控时间,和孩子商量时间。立好规矩在做
先复习——回忆梳理知识点——再写作业——再预习
规定好练习哪几项,不属于加项,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事情,不随意更改孩子需要做的事情
4-6年级 能力提升,运用方法:如记忆方法
比如诗词,单词,文言文,学会思维导图,遇到卡点求助
专注时间的量化,设立目标并拆解目标,找到小目标,不断的激励孩子。学会利用工具帮助孩子。
云夕:
拖拉磨蹭。
管理时间是管理时间的利用率。
孩子5个拖拉的类型。
1.依赖父母型
2.缺乏时间感型。
3.注意力分散。
4.缺乏兴趣型。
5.天生气质型。
依赖父母型孩子
父母做的太多,孩子已经发展到有独立意识,我们认为孩子做不到。
如何不包办应对的方法是:
亲自示范解说,比如说叫做饭煮饭,明确指定,比如看10分钟书,陪她一起做定闹钟,任务完成再做下一个,按照10分钟和读英语三遍这两个节点来安排,让他有数字的概念,做完就好陪她一年,反复跟他孩子学习习惯刷牙洗脸喝水。
明确指令亲子示范。
【别,不许,不要】的词汇尽量不说
给孩子列清单,用四象限法则,4个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给孩子看我们的清单,引导孩子画自己的清单。每天或每周和孩子一起做一次。
2.缺失时间感的孩子方法:从基础开始。
明确每天大时间和小时间。
大时间是指几点做什么事,小时间是花费多长时间听故事。
刻意练习时间观念。常和孩子讲几点干什么,如9点晚上睡觉提前约好并反复的说,利用小时间上学路上背诗听故事等等用番茄钟,6岁建议5分钟,一次休息一次可以用三个5分钟,大一点的孩子10分钟开始,可以两个10分钟做时间表格,5分钟休息,是训练他的时间感。
想到:不催孩子肯定孩子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去为孩子包办太多耐心的等待。
行动:先和孩子制作清单,让孩子对时间的觉知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