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季札挂剑

季札挂剑

作者: 与美好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2-07 22:16 被阅读0次

很喜欢《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季札许徐君剑的故事。

《吴太伯世家》中这样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季札刚出使时,向北途经徐邑,他就造访了徐君。徐君喜欢季礼的佩剑,但是没敢说出来。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思,但是因为他要出访中原诸国,就没有把佩剑送给他。等他出使完中原各国回来,归途中再到徐邑时,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于是就解下佩剑,将它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而离去。跟随季札一起出行的人说:“徐君已经去世了,您还留下佩剑给谁呢?”季札说:“不能这样讲。当初我心里已经答应把佩剑送给他了,岂能因为徐君死了,我就违背本意呢!”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之处就是诚信。我不知道应该说季札是信守对徐君的承诺还是对自己的承诺,但无论是对谁,季札终究是满足了徐君的愿望,若徐君泉下有知,亦是应该满足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宋襄公的泓水之战,虽然他们表现的并非一个方面。

宋襄公作战坚持礼义,他的失败被后人嘲笑,可是若是历史上从来都不存在礼义,我们的文化中还有哪些可传可颂的地方?

季札挂剑这个故事,放到现在人面前,肯定很多人同样认为他很蠢,放到现在人身上,肯定没一个人会这样做。而它之所以被记载被称颂,同样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着我们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东西。诚信、礼义,这正是民族文化核心的一部分。

宋襄公最后的礼义之战,季札挂剑的诚信之举,这都是我国古代真正的贵族精神吧!

相关文章

  • 季札挂剑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

  • 季札挂剑

    前544年,吴季札出使中原,到徐国,吴有青铜剑:干将、莫铘等,徐君一眼看中季札佩剑,眼睛久久不能移开,季札明白徐君...

  • 季札挂剑

    选自《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

  • 典籍故事“季札挂剑”

    今天分享的典籍故事是“季札挂剑”。 春秋时期,有个吴国公子名叫季札,为人贤能,乐善好施。 有一次,季札奉命出使北方...

  • 经典故事77季札挂剑

    经典故事77 季札挂剑 吴季札是虞仲的十九世孙。 哥哥诸樊见他才德兼备,要把王位让给他,季札推辞了。哥哥便把他封在...

  • 中国人1

    中国人有一股痴气,有两个故事很像,一个是季子挂剑,一个是弘演报使。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途遇徐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剑,...

  • 读书小札.肆 季札挂剑

    季札离开姑苏时,正是春寒料峭的二月。 他走的是水路,船出盘门水关,河面渐渐宽阔了,浪拍船舷,有了点喧哗的意味。他站...

  • 摘录

    念念不忘的故事篇——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

  • 古人的友谊(二):季札挂剑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十分贤德。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他坚辞不肯。他的哥哥继位后,想要把王位让给他,他...

  • 2021-12-06

    《故事里的人生》190 “季札‘墓树挂剑’”与“路克‘爬行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札挂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bf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