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不过梦一场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
教学目标:
1. 圈点批注,概括故事情节。
]2. 对比分析,品析人物形象。
3. [主题探究,研读悲剧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到《台阶》中淳朴能干的父亲,再到那个特殊年代给予杨绛一家温暖与关爱的老王,他们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人物”。通过这些“小人物”我们可以真切的了解他们背后的社会,收获不同的阅读体悟。
往常我们是读一篇文,今天我们则要读一本书——《骆驼祥子》
第一环节圈点批注,概括祥子的一生
(一)祥子的个人简历
姓名 绰号
职业 性格
健康状况 家庭情况
最大梦想
(二)祥子的人生经历
绰号由来——怒辞杨宅——曹家遇险——无奈娶亲——卖车葬妻——送殡混日
三起三落思维导图:
小结:
“三起三落”的故事情节——“三部曲”式的精神状态变化
三起三落世事无常,追梦青年几多坎坷。
初心难守悲苦连连,行尸走肉终将堕落。
第二环节对比分析,品析人生众相
(一)圈画与祥子关系密切的人物
虎妞、刘四爷、小福子、曹先生、老马祖孙、孙侦探
(二)自选角度合作完成人物对比分析,写出人物短评。
示例:祥子自身前后的对比分析
文段1: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他下了决心,一千天,哪怕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
文段2: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者一对短窄的挽联……和个老人,小孩,甚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竞。他不肯吃一点亏。
对比分析:先前的祥子有追求,吃苦耐劳,善良坚忍,经过一系列的打击梦想破灭后他沦为了自私自利,麻木狡猾的行尸走肉。
人物形象评议:从追梦青年到自甘堕落你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
【自选(定)定角度,从外貌、接人待物、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结合相关文段进行对比分析,并写出一句话评议。】
参考:
1.虎妞与小福子的对比分析
2.祥子与二强子、其他车夫的对比分析
3.曹先生与杨太太的对比分析
……
小结:
结合文段对比分析——品析人物形象
紧扣文本做批注,对比品析识人物
人海茫茫众生相,谁人可知底层哀
第三环节主题探究,研读悲剧内涵
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带着思考静读一些章节,并查找资料,写下你的探究结果。
资料助读: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阶级感情。他不是记述社会中个别人的生活经历,而是在展示着社会中整个贫民阶层的不幸和痛苦;他的笔触没有停留在对城市底层贫民生活面貌的展示上,而是深入挖掘他们不幸生活的根源,
并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课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共鸣。——摘自知网
重点文段:
1.因此,他不但敢放敢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愿意出去,没人可以拦住他。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听……他都不大注意……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这种态度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患灾难都放在脑后。
2.好吧,老实、规矩、要强,既然都没用,变成这样的无赖也不错。不但是不错,祥子想,而且是有些英雄好汉的气概,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低着头吃哑巴亏……从今以后,对谁也不再低头。
3.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可以自选其他文段)
预设小组展示:
个人因素:祥子的性格使然。祥子无家无亲友,性格孤僻,沉默,不善也不爱与人交流,不懂人际变通,导致遇到事情无处倾诉,在压抑中走向深渊。他虽然具有中国农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但也有其思想的狭隘。只顾自己完全游离在社会之外,注定要被伤害,被抛弃。
社会因素:黑暗的社会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这样的畸形变态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小结:回到文本探究主题——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到一个时代
研读重点文段,探究小说主题
狭隘小农思想,黑暗社会本质
祥子的人生是悲剧的,他在三起三落中苦苦挣扎,最终还是扭曲了人性,被这个病态的社会所吞噬。祥子的悲剧也是千千万万城市底层人民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老舍先生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病态与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