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自得其乐学论语
为政篇第四:几句话,道一生;虽有憾,终无悔

为政篇第四:几句话,道一生;虽有憾,终无悔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3:00 被阅读6次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说于孔子晚年,李零先生说,当说于公元前482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诚哉此言!他晚年回首过往一生,截取人生几个重要片断,对自己的一生作了精准的概括。他的一生,可谓虽有憾,终无悔。

        古者七岁学习“洒扫、应对”等,十五岁始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孔子,就是从十五岁开始,立下志向,并终身志于学,终身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至三十岁,学初有成,自立于社会,欲一展抱负;孔子一生治学,至四十岁,学习更加精进,达到“不惑”境界;对“知天命”和“耳顺”各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我认为,这必是表明孔子学问更上一层楼;直至七十岁,学问大成,达到圆融通透的境界,才最终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生治学,根据当时“礼崩乐坏”的现状,终身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欲大有为于天下,然终未能实现,这是他的遗憾,然而,他虽遭遇挫折,矢志不渝,转而广授门徒,门人三千人,七十二贤人,欲通过教育,来实现自己一生的愿望,最终,通过后人的不断努力,使儒家思想影响后代两千多年,因此,孔子一生又是无悔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老时回顾自己一生,抱有遗憾不打紧,觉得自己这一生有意义,不管这个意义多小,只要有意义,那么便不枉这一生了。

相关文章

  • 为政篇第四:几句话,道一生;虽有憾,终无悔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命虽有憾,余生无悔

    第一章 故人来 “非常感谢诸位能来参加此次的时装展,如各位所见,这一季度的主题是怀旧......“ T台上...

  • 命虽有憾,余生无悔

    第二章 家 潭洺的到来,让顾沫忘记了原来的不安和紧张,她牵着潭洺走进了屋子。 原本还抓着潭洛询问着的董茉云在...

  • 大学追忆 | 虽有憾,却无悔

    也是在三年前的这个时候,离去学校里报到的时间还有几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夹杂着些许失落感,以一种赌誓般的庄重的仪式...

  • 遣怀

    半生落魄运程蹇,徒有傲骨终不悔。 一世蹉跎虽有憾,回首但幸心无愧。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四章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活着的意义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有一天可以漂亮的死去,回首一生,虽有执拗,终尽孝于父母,虽有性格,终坚贞于爱情,虽有懵懂,终拜信于...

  • 北京|记一次外出旅行

    赤子之心,虽有憾,但无悔。 19年9月30号我出发了,出发地是我的学校、目的地首都北京,那是我第一...

  • 有憾无悔

    在日常的朝八晚五的,从家到公司的异常规律的生活中,我经常茫然自问,这是否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样问自己,其实也就是假...

  • 为政篇2.3|不得志,可能不是因为你不行,而是你太有智慧

    为政篇2.3 原文:子曰:“道之为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篇第四:几句话,道一生;虽有憾,终无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m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