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百年来对于《红楼梦》的点评与注解比比皆是,然而最终一律落入俗套。文豪的议论,还不能逃出“生活”的“桎梏”。“平面”地论述所有人物的时候,已然失却了高度,不能在“社会”科学的高度俯视,不可能看的明白。记得有文人见到毛泽东对于《资治通鉴》的点评,自叹不如。这是正常的,文人没有毛泽东的经历,或言之没有毛泽东的“存在”方式,怎么可能出现那个意识呢!那么一样,对于《红楼梦》的理解,缺少了社会的高度,缺少了综合社会科学的能力的时候,无力可解“其中味”。那么,就是说《红楼梦》首先是一种社会的现实投影。然而在这个投影中,缺失的就是一种“走向”。换言之,种种矛盾林立,认知其过去今天运行如斯,那么,未来趋向又如何呢?曹雪芹不知道或者《红楼梦》里,没有讲,或所讲不科学。

做为斗争科学的社会学,《红楼梦》已经把握了一种运动的过去的走向。把社会矛盾的总和提出来研究的意识,已经出现了。然而很遗憾,最终我们不能够在《红楼梦》里知道其深远的究竟。

基此同一反映社会矛盾趋势的《火影忍者》,就值得研究了。把人类的古往今来,拉到一点去考量,研究历史,今天社会矛盾的总和,判断其趋势,确定其走向的,用“国家”的“高度”去阅读社会,是同源于中华文化的日本人的动画片。

————长空游走的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