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71/365)
得到APP里上线了薄世宁老师的《医学通史50讲》,第一时间我组织了20位朋友在线上一起学习。
听了第19讲《癌症:时间的老朋友》后,对癌症有了新的认知。
下面我就将学习的内容转诉给你: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以前并没这么多癌症,咱们小时候就很少听说谁得了癌症。
但是今天,似乎只要是说谁得了大病,那很可能就是癌症了。
根据统计中国每天有1万以上的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大的综合性医院的多数科室的多数床位,收治的都是癌症病人。
为什么癌症突然这么多了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等原因。
对,这些都是问题。但这些都不是癌症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美国杜克大学李治中博士一直坚持做癌症科普,他说得非常好。
他说,如果把全世界国家按照癌症发病率排队,癌症发病率最高的都是环境非常好的欧美国家,中国连前几十名都挤不进去。
这时你还会认为环境是主要问题吗?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癌症发病最大的危险因素呢?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论是:癌症最大的危险因素是随机错误!
数据来源于2017年《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科学家们对常见的32种癌症的基因突变,进行了风险因素的分析。
结果出人意料,癌症基因突变最大的危险因素不是环境也不是遗传,而是随机错误。
看到这,是不是彻底颠覆了你的常识呢?
这篇研究结果一出,在学术界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下面,我来解读一下这个研究结果。
这个研究认为,引起癌症基因突变的因素中,最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这个因素占到了66%。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加一起也只占34%。
很意外吧?
咱们原以为没有癌症家族史,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不泡吧、不吃污染的食物、不着急不生气,就可以远离癌症。
现在看来,这些因素和癌症有关系,但是却没你想的那么大。真正的危险是随机错误。
比如骨癌的基因突变:随机错误占了99.5%,遗传占0.5%,与环境因素完全无关。
再比如,这几年国内高发的甲状腺癌,随机错误占98%,遗传占1.5%,环境因素仅占微不足道的0.5%。有些人说碘盐引起了甲状腺癌,是不对的。
还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脑部肿瘤、前列腺癌、睾丸癌,这些癌症的基因突变中,随机因素都占到了95%以上。
什么意思呢?
即便我们没有环境污染,没有不良嗜好,生活方式非常健康,这几种癌症还是有很大可能发生。
甚至有人说,癌症的基因突变就像“上帝掷色子”,是运气不好。你听起来是不是有种凉飕飕的宿命论的感觉呢?
看到这里也不用太紧张,薄世宁老师给我们三条建议,让癌症尽量离咱们更远点,尽量晚点来,能不来最好,真来了,也不怕。
第一条建议是:
去除致癌因素,改变生活方式,仍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风险。
即使基因突变,也未必发生癌症,人体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保护免疫系统,减少慢性感染,仍然可以预防大约40%左右的癌症。
降低患癌风险的科学建议包括:
戒烟、戒酒、减肥、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少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这是改变生活方式。
避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HPV病毒感染。已经感染了,要治疗或者定期复查。
第二条建议是: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不是每个人都有癌症,但是每个人一定有癌症之前的病变。
发现这些早期问题,及时治疗,就可以避免这些良性的病变进一步发展成为恶性的癌症。
举个例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癌症检查中心,对45岁以上无症状的普通人每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腺瘤就切除。
这里解释一下,腺瘤就是一种癌前病变,长期发展就可以变成癌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比预期的减少了85%。
所以,超过一定年龄之后定期进行科学的筛查,是发达国家总结出来的可行的癌症预防方法。
第三条建议是:
既然咱们越来越长寿,那就应该接纳癌症,和它共存。
即便不幸得了癌症,也要学会与它共存。赶尽杀绝不可能,只要把它们抑制在安全数量下,我们照样可以健康生存。
癌症并不等于死亡。
说到这里,我从理财规划师的角度再给你一条建议:
为自己现在还健康的身体投一份重大疾病保险。
很多人会说:买保险可以预防癌症吗?答案是否定的。
但薄世宁老师说过,“即便我们没有环境污染,没有不良嗜好,生活方式非常健康,这几种癌症(甲状腺癌、骨癌、脑部肿瘤、前列腺癌、睾丸癌)都是有很大可能发生。”
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可以让我们在不幸的人生境遇下,有足够多的钱与癌共存!
因为:癌症并不等于死亡!
但没钱医治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甲状腺癌的高发率和高赔率,现在银保监会已经在着手将甲状腺癌从重疾转到轻症里去了。
新闻截图
保险公司理赔数据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未来如果患了甲状腺癌将只按保额的20%来赔付。
例如:现在购买保额5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不幸患了甲状腺癌,可以获赔50万元。未来把甲状腺癌转到轻症以后,就只能获赔10万元了。
听听医学博士和理财规划师的建议,没错!
我是明亮(微信:bright472010)
持有 4张 专业证照的理财规划师
家庭财务体检 / 保险规划 / 理财规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