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诗歌中发现精神的力量

在诗歌中发现精神的力量

作者: 古城闲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3:46 被阅读0次

        每一首优秀的诗歌文字背后必定涌动着丰富的情绪和思想。这便是诗歌的非语言价值。教学诗歌,需将这非语言价值提炼出来,并内化为读者心中的力量,从而彰显诗歌的精神。罗才军老师教学古代诗歌真正体现自身深厚的学养,天才的教学智慧,使课堂显得有条不紊,节奏分明。陆游的这首《示儿》自始至终渗透了一股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学生和老师无不融入这诗歌的情境之中,而成为诗歌精神的一份子。

整首诗明白如话,但这首诗有很多的潜文本。陆游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的不是遗产分配,告诫子女,而是不见九州同的悲苦。既然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却还要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内容明白如话可以不教背景,通过预习也能知道。那么这首诗歌值得教的语文核心价值内容是什么?当然有内容理解,学法指导,情感体验。但我以为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的还在意象的发现和揣摩。说实话,这首诗歌的意象并不明晰。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寄托在怎样的“象”上。诗句中根本就没有呈现切实可感的象,但细读这首诗歌的老师也会发现:“死去原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为“但悲不见九州同”做应和的。

针对这首诗的意象特点,老师在教学时,不再拘泥于这首诗歌本身而是沿着伟大诗人在不同时期,所有相同“意”所附着的“象”上。陆游一生中有大量的诗歌,都是表达与《示儿》相同的“不见九州同”的悲哀。老师把陆游的诗按照年龄节点,精心选择三句进行展现,比如“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象”是“遗民泪”,“胡尘”,编织出诗人只愿九州同的满腔悲凉与期待。再如“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中的“离骚”,与屈原一样面对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却空于满腔抱负不得施展的遗恨。再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其中的意象“鬓秋”,“泪流”所展现的依然是一种不见九州同的悲凉和绝望。所以老师在《示儿》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些本质相同的意象,进行了一个沿着诗人生命轨迹的纵向的意向叠加,给学生一些诗歌创作上的启示:诗人的不同诗歌表达是可以展现出这样重复的意象的。

《示儿》这首诗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同的是《示儿》的意象是单一的,所以作者在教学中就采用了纵向叠加的形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向是多个的,所以作者进行了横向叠加。不管是纵向叠加或横向叠加,两首诗都表达了一个统一的主题就是爱国,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统一、安定、清明、祥和。

这种在诗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感,需要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熏陶,给学生融入一份精神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在诗歌中发现精神的力量

    每一首优秀的诗歌文字背后必定涌动着丰富的情绪和思想。这便是诗歌的非语言价值。教学诗歌,需将这非语言价值提...

  • 发挥诗歌力量——暨送福到家:房山区文化志愿者在行动

    发挥诗歌力量 弘扬雷锋精神——暨房山诗歌学会原创诗歌朗诵会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在火花中怒放,在青春中闪光。他...

  • 心灵中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精神力量,是让人类在逆境中力挽狂澜,在顺境中创造惊喜的最重要武器。 精神力量,看不见...

  • 思维

    思维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具奇迹最有力量的智慧。它可以是匕首,可以是投枪,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漫画,可以是人生...

  • 诗歌与诗歌中的

    诗歌中的某种精神。歌颂弘扬一种伟大的精神,以诗歌为载体。 但是,诗歌并无几多。寥寥几首。 那么,这样一个题目,如何...

  • 枫林诗话

    《毛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叶嘉莹先生讲诗歌的力量是‘’感发‘’的力量,可知好的诗歌莫不源于内心的真挚

  • 现代诗歌精神 浅淡现代诗歌精神组成-牛寺的诗

    {现代诗歌精神浅淡现代诗歌精神组成} 现代诗歌精神包括物质精神和思维逻辑精神, 这是我觉得构成现代诗歌精神的重要组...

  • 《曙光》诗歌

    178、《曙光》现代诗歌/诗歌连组 原创 作者:素白 枯草卷缩在夹缝中 夯土已经失去力量

  • 诗歌,是我梦游时的灯盏

    诗歌是一个人灵魂世界的展现,是超越生活之上的精神皈依。 诗歌的力量,不仅来自对生活本质的还原,还来自对生存特性的呈...

  • 诗歌是我的精神粮食

    诗歌是我的精神粮食 [中国]胡昆彬(现代) 诗歌是我的精神粮食 在我心灵饥饿的时候 诗是我吃不完的面包 诗歌是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诗歌中发现精神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ye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