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06:57 被阅读0次

前些天,我在和冯唐对话的时候,谈到了关于“天赋”的话题。

他说,要忘掉天赋这回事,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修炼起,凡事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就能比99%的人更能成事了。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这些年,我看过很多人,他们貌似很聪明,但这种聪明只是小聪明,是走不长远的。

而那些看着“不聪明”的人,似乎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愚直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傻傻地坚持着,最终却取得了成功。

为什么能赢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不聪明”的人?

嗯,我先从一个小故事讲起吧。

1、急功近利,是聪明人的死穴

很多人都听过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的这个故事:

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全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弟子们走进了麦地,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株才是最大的呢?他们埋头向前走,摘了麦穗后,看到还有更大的,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麦穗扔掉了。

就这样,他们低着头专心致志寻找,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他们听到苏格拉底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应该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很多聪明人脑子灵光,总是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选择,想要在麦田里找到最大的那一株麦穗。

殊不知,有时候的选择越多,诱惑越多,往往难以专注,最后只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工作中,更是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想要找到最大的那一株麦穗”的所谓的“聪明人”。

比如,有些人在做一件事情时,短期之内看不见效果,或者收益不大,就心猿意马,选择了放弃,去做别的他认为更有收益的事情。事实上,他可能只要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

很多时候,你觉得成功的人比较少,其实不是,而是放弃的人比较多。

自以为聪明,不能长久地沉浸到一个事业当中,一碰到障碍和挫折,就去寻找适当的借口,停止努力,这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又如,有些人总是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

但事实上,想要有一个好的职场生涯,急功近利肯定是不行的,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一点价值都没有。

再如,有些人觉得自己很聪明,怀才不遇,就想走捷径,抄近道。他们在职场上竭力钻营,投机取巧,不干实事,却总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有功自己包揽,有过他人承担,一门心思往上爬。

但,这样的小聪明,就像吹起来的牛皮,针一戳就破了。

从起点到终点,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世界上最好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有时候你想抄近路,反而会绕了远路。

2、能赢到最后的人,都比较“傻”

在职场的上,能赢到最后的人,往往是那些又傻又天真的人。因为他们更专注,更有韧性,更能够长久坚持。

在我看来,所谓的“又傻又天真”,不是说真傻真天真,而是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类人看似“不聪明”,却往往能够成事。他们的身上一般有四个特质:

第一个,纯粹。

人生是一场长跑。不管你起步多快,多聪明都没有用,在这一场长跑中,考验的都是心性的稳定性。

如果你是一个脑子很复杂的人,是无法聚焦地把一件事做成的。你想得很多,做的却很少,面对着失败、挫折,或者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就情绪化,认为努力没用,就不愿意努力了。慢慢懈怠,然后逐渐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而一个能大成的人,思想都很纯粹。他一旦认定一个目标,就会排除掉内心的干扰,胸怀纯粹而强烈的信念,不懈地为之努力。

所以,一定要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不要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当你的心能够静下来,从复杂变得简单,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东西会很不一样。

第二个,利他。

亚当·斯密说,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性是幽微的,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永远只考虑自己,耍小聪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你是永远走不远的。

“利他”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做事情先考虑别人,这不是傻,这其实是最聪明的自我投资。

利他,是最高明的利己。有着利他之心的人,内心有大爱,有原则有底线,这样的人最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第三个,精进。

心理学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说,一个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付出10000小时的努力。

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让他们如此长时间地去做一件枯燥的工作,他们往往坚持不了。

而真正能大成的人,看似都是比较“傻”的人,愿意默默耕耘,以超乎寻常的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进。

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只是如蝼蚁般微小的一步,只要是向前,便是前进。

如此日积月累,日益精进,最后在时间的复利下,成长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第四个,修行。

稻盛和夫说:工作场所就是修炼心性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我很认同。很多聪明人在职场上总是在算计利益,过于看重个人损失和收益,而那些看似“愚拙”的人都在埋头苦干,把工作当成修行。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笨人,每天踏踏实实地干,认认真真地总结,在“行中修”(在行动中修行)。

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修行的乐趣,终有一天,你会成就你自己。

最后,总结一下:真正能赢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又傻又天真”的人。这些人具有哪些特质?纯粹、利他、精进和修行。

<<<张丽俊 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

    前些天,我在和冯唐对话的时候,谈到了关于“天赋”的话题。 他说,要忘掉天赋这回事,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修炼起,...

  • 人生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人生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很多事情,有时是无法避免的。有人能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也有人永...

  • 交易心理学

    纵观历史,在无数次的交易里,能赢到最后的都是心理素质极强的人,这个市场不差聪明人,很多天才人士输在了人性。 大部分...

  • 趁早·赚钱时间100天 Day 93:请把收益预期降下来

    前情回顾:在投资市场,真正能赢到最后、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短期收益表现非常亮眼的,而恶是稳扎稳打、坚持长期主义的人。...

  • 成功不是因为聪明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聪明人厉害,但真正能够做成大事的,都不是最聪明的人。传统文化的解释是,聪明人往往会占人事的便宜,...

  • 稳住方能赢到最后

    生活里,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 当意外出现的时候,大多时候会让自己无所适从。 要么突然开心得不知分寸,要么悲伤到...

  • 多赚钱才能认识世界

    年轻时多学一点本事,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天资聪明和持续努力同样重要,但长期看,持续努力往往能赢到最后。 高...

  • 学,就应好好学,用心学

    学习不应“急功近利”,否则,能够赢到最后的一定不会是你。

  • 如何识别身边人

    1、话少、表情单一、眼睛有神的人。 话痨,往往是控制不住自己,没有自控力的人。他们都不是聪明人。 面部表情丰富的人...

  •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聪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聪明人深交,你身边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dc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