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文正公家书之摘录2

曾文正公家书之摘录2

作者: 逐日free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10:45 被阅读62次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对青年人立志的建议

六弟自怨数奇,予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盖人不读书则以,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

对“格物”、“诚意”的解释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已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屍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相关文章

  • 曾文正公家书之摘录2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对青年人立志的建议 六弟自怨数奇,予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

  • 《曾文正公家书之摘录1》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曾国藩写给四位兄弟的家书,其中有关于读书、交友、修业等见解 交友 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

  • 《曾文正公家书》摘录三

    戒奢戒傲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

  • 《曾文正公家书》摘录二

    除傲方不被冷笑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或好讲考...

  • 《曾文正公家书》摘录一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读书是否要挑地方?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

  • 读《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前几天读完了《曾文正公家书全集》,现在小结一下,是为记。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的作...

  • 成事 | 一个简要的“阅历论”

    “凡事后而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的此言,可称为简要的“阅历论”,...

  • 成事 | “荷道以躬”之辨识

    “荷道以躬,与之以言。” “荷道以躬,舆之以言。” 这是我在读思《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时,对比两个版本时,所...

  • 成事 | 极简的“进退说”

    “不轻进,不轻退。” 这该是《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最简短的一则嘉言了。读之,有点突兀的感觉——何以言“不轻...

  • 【七言绝句】读史之咏曾文正公

    【七言绝句】读史之咏曾文正公 伯涵名节冠当朝,盖世功勋未肯骄。 教子家书勤俭孝,至今传诵润新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文正公家书之摘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f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