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企业80%的培训是无效的,但华为偏偏不信

企业80%的培训是无效的,但华为偏偏不信

作者: 云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4:27 被阅读0次

现在80%的培训是无效的,原因在没有有效激发员工学习成长的动机。如果员工没有学习成长的动机,企业花再多的钱请员工参加培训,员工仍然会抱怨。

反之,如果员工有学习成长的动机,就会主动寻找培训提升的机会,甚至会自掏腰包参加培训。那么,这如何做到呢?

作者:孙健

来源:长青视野(ID:changqingshiye)

2695字 | 7分钟阅读

135编辑器

一位培训大咖讲过,企业80%的培训是无效的。这或许并非危言耸听。在企业中,经常可以发现:花费重金送高管去参加EMBA等课程,结果却收效甚微;精心策划的培训课程,愿意参加的员工却寥寥无几;巨资打造的E-learning系统,员工甚至懒得登录……

这些问题都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无外乎:

● 员工普遍缺少参加培训的动机。员工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培训,培训对我有什么好处,因此没有动力去参加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不准确。许多企业安排培训,往往是主观认为员工需要某某培训,不去分析员工到底需要什么培训,培训能不能解决员工的问题,造成“货不对板”。

● 培训没有形成体系。从最开始的培训需求分析,到中间的方案设计,以及后续的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果应用等一系列制度不健全,不能形成闭环,形成有效运转的体系。

● 培训讲师、内容、方式缺乏吸引力。理论“大师”多,实战导师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跟实际工作没什么关联等。

这其中,第一条尤为关键,如果员工有强烈的参加培训的动机,那么其他问题都不会再是问题,哪怕企业不提供培训,员工也会自己去主动学习,主动提升。

他会自己去主动看书,主动搜索培训资源,甚至自己掏钱去参加培训,不会等着企业来提供培训;如果一个人不想去学习,企业花了钱,请他去,甚至还发补贴给他,他都不愿意学习,去了也是抱怨一堆,回到公司说培训没效果。

很多企业没有对员工提出清晰且系统的能力要求,上级即使提出过,也是较为零碎和笼统的,例如“你要加强**”、“你应该***”,往往是说完也就完了。员工是否去改进,无从检查和落实。

员工也因为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不明确,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过高的估计,觉得自己还行。缺少外部的反馈和刺激,员工明显不愿意主动去提升,这是普遍的惰性。

因此人才培养首要是激发员工动机,形成员工想要学、主动学的局面。这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这个时代,只要想学习,不用花钱,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导师应有尽有,员工可以尽情地学习。

那么,如何激发员工主动提升的动机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华为的先进经验。

华为在激发员工动机方面,可以说做到了深谙人性,形成了长期化、体系化。任正非认为:按照热力学定律,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熵增,会导致从有序走向无序,逐渐灭亡,人也一样,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要对抗这种惰性,就需要持续地激发人的活力。为此,华为多管齐下,内外结合,持续激发员工活力。

具体到人才培养方面,华为主要采取以下做法,持续激发员工的动机:

1. 价值观引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深刻影响了广大员工。员工产生了使命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为华为,为自己长期奋斗、不断提升的动机。

2. 选对人才再培养:华为倾向于选择“苦大仇深”类型的员工,他们的内驱力比较强,愿意持续学习、持续提升。

3.运用任职资格工具:华为为各类各级员工制订了清晰系统的能力标准并每年全员评估,让员工清楚地知道企业对自己的能力提出的要求,自己当前处在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要达到下一步存在什么差距。这些就像体检一样,对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他会主动去提升自身的能力;任职资格评估结果会和员工的薪酬、职位升降等紧密挂钩,这也激发了员工主动学习的动力。

4.打造完善的培养体系:华为具有非常完善的培养体系,需要特别提的是:华为大学不仅不免费,还要员工自掏腰包来学习。

华为大学定位一个利润中心,通过提供培养服务获得收入,因此员工参加培训都是要交费的。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能促使大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对员工也是一种鞭策:再不努力提升,就要自掏腰包上华为大学了,与其这样,不如自己主动提升。

这其中,任职资格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管理工具,它能够持续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动机:

任职资格能够规划员工能力发展。任职资格首先对人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能力发展阶段分级制订能力标准。员工理解了任职资格,就相当于开了“上帝视角”,知道从低到高我会经历什么样的能力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能力标准是什么,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规划自身的能力发展。

► 任职资格清晰定义了能力标准:和素质、潜质等模糊、通用的描述不同,任职资格标准是基于工作的客观工作行为界定的,即“能做什么”,并且以工作中实际的成果作为佐证。员工看了标准,就知道要做什么,做到了这些行为,就是能力提升了。

► 任职资格定期评估员工的能力:每年两次评估,让员工清晰知道自己能力处在什么水平。这种外部反馈,会有效触动员工,低者自勉,高者也不会志得意满,因为他知道还有更高的标准,还需要继续去提升。

► 结果应用牵引员工能力发展:评估结果可全面用于员工选育用留,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比如,要升职,必先达到该职位的能力要求,因此员工就有动力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相反,如果员工不思进取,他的评估结果也会下降(因为任职资格标准也会与时俱进),到时候连现在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华为从机制上解决了员工动力持续激发的问题,其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对一般企业来说,可能做不到像华为那样大的管理投入,比如建立完善的任职资格体系、成立企业大学等,但请首先做好员工的动机激发,做到以下几点:

1. 增强员工的使命感。比如将员工与公司使命、愿景建立起关联,阐明其工作的意义,激发员工为之奋斗的高尚动机。

2. 设计员工成长规划。比如经常和员工沟通其长远的发展目标,规划其发展的路径等,使之有持续的动力去提升自己。

3. 制订清晰的能力要求:这一点无需赘言,清晰的标准会像北极星一样指引人们向前。问题是,一般企业可能无法像任职资格那样,制订完善和系统的能力标准,但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尽量客观和系统地描述出来,并向员工准确传达。一般企业可能做不到按类别建立标准,但可以从岗位入手,为每个岗位制订能力标准。员工可据此对标自检,主动提升。

4. 坚持客观评价和及时反馈:每年像绩效述职一样,也对员工开展一次“述能”,由上级或者采用360度方式进行评价,给员工来一次能力体检。这种外部反馈,可以有效地督促员工提升。

5. 将能力与员工的利益挂钩:例如按照能力定薪调薪、晋升升降等,不要求系统,只要在员工最关注的1-2个方面挂上钩,员工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能力上来了。

想要培训实现有效落地,让员工爱上学习?

试试绚星企业大学

云学堂绚星企业大学——覆盖培训需求收集、培训项目设计、课程匹配到项目实施、培训评估等多场景,能够依据学员的个人发展和晋升通道安排培训计划,同时凭借多达5种学习组织方式,帮助激发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训后实践快速达成知识的转化,有效促成培训效果落地。

 扫码免费试用 

我们的客户

*以上仅为部分客户

相关文章

  • 企业80%的培训是无效的,但华为偏偏不信

    现在80%的培训是无效的,原因在没有有效激发员工学习成长的动机。如果员工没有学习成长的动机,企业花再多的钱请员工参...

  • 销售培训到底能不能救命?

    只有专业的销售培训,才能驱动业绩增长 无效的销售培训,只能劳民伤财 有些企业的培训是计划有准备的开展,有的企业是想...

  • 联想的至暗时刻:会被历史淘汰吗?

    简介:尽管联想和华为都再三申明,在5G标准的投票中,联想是投给华为的,但国人的不信任让这家历经34年的民族企业风雨...

  • “从三到一”的自我变革

    太多企业在向华为学习,学习IPD,学习ISC,以至于靠培训华为的这些体系为生的机构目前都已经多如过江之鲫。 但《华...

  • 我所看见的华为文化

    ——华为培训心得体会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此次在世界一流的企业——华为学习...

  • HCIE认证培训课程周期是多长时间?

    华为HCNA培训是36个左右的课时华为HCNP培训是90个左右的课时华为HCIE培训是120个左右的课时 如果你上...

  • 企业员工管理培训无效的四大原因

    企业员工管理培训为什么无效?这一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头疼问题之一。对此,人力资源专家依据对企业员工管理培训存在的...

  • 人丑多读书啊

    减少无效思考。80%的人都是无能的,即使是有能力的人当中,80%的思考也是无效的。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思考时间,多把精...

  • 培训没效果,没有目标惹的祸

    培训是企业培养体系里很重要的一环,企业都会认识到培训的价值。但培训的效果在企业间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企业会因为培训...

  • 厉害了我的文勤!

    “我叫孙文勤,是一名企业培训师。曾经服务过联想,华为,现在在一家德国外资企业,当然也是做培训啦!如果要给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业80%的培训是无效的,但华为偏偏不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l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