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星期五
读:狡猾的情感-笔记

读:狡猾的情感-笔记

作者: 沈宥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8:59 被阅读12次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理性一词都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用法与主张和说明有关。某个主张若是以前后一致的内在逻辑和合理假设为依据,我们则可称该主张是理性的。
第二种用法则是与决策有关。这一用法要复杂得多。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仍然未能敲定一个广泛认可的直接定义。目前提出的定义几乎都存在缺陷,要么太严格(以致很难想出有什么决定可以达到该类定义对理性所设定的门槛),要么太宽泛(以致几乎一切可能的决定都达到了理性的标准)。
试考虑以下几个示例:
定义一:假如就某人所知,TA所采取的某项行为为其带来的物质利益(或回报)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即时理性的。
定义二:假如就某人所知,TA所采取的某项行为为其带来的益处(或福利)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既是理性的。
定义三:假如根据行为发生时的主要情况,某人采取的行为为其带来的进化优势没有其他行为可以比拟,该项行为即是理性的。
认知/分析思维几乎完全可控,生理感觉则几乎完全不受以示控制,而情感却介于两者之间。我们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对情感施以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无法做到完全控制。
恐惧、悲伤和悔恨等情感可定义为自发性情感。与之相对,愤怒、嫉妒、仇恨和共情(即感受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对象甚至包括我们并不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进化过程中源远流长)等情感是社会性情感。自发性情感影响自我的决策,而社会情感对自我和他人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由此可以引出情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建立承诺的能力。承诺的概念源于这样一种看法:在冲突双方中,假如一方可以说服对方相信其一定要取得某种成果的决心--即便伤及自身也在所不辞,这一方即占有优势。承诺的关键原则是,做出承诺的一方须是真心愿意承受必要的牺牲。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相关文章

  • 读:狡猾的情感-笔记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理性一词都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用法与主张和说明有关。某个主张若是以前后一致的内在逻辑和合理...

  • 理性的情感——读《狡猾的情感》笔记(一)

    正如豆瓣短评所言,这本书是一场“思想盛宴”,此书是今年为止读到的最震撼我的书。本来以为这本书是心理学书籍,没想到却...

  • 读书笔记《狡猾的情感》

    感情用事并不是现在理性的对立面, 作者告诉我们, 情感会让我们更理性! 第一, 情感让我们在博弈中更理性。 要么愤...

  • 狡猾的情感

    一、情感让我们在博弈中的决策更理性 被放大的愤怒 表达愤怒能让我们获益,才会做出怒形于色的决策。比如叫的外卖迟迟不...

  • 《狡猾的情感》

    关于作者 埃亚尔·温特,著名经济学教授,担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的主任。曾经获得过德国联邦政府颁发的洪堡...

  • 狡猾的情感2021.12.15

    这本书太复杂了,很多心理专业术语,看起来有点费劲,难以理解。

  • 第146本《狡猾的情感》-听书笔记

    书名:《狡猾的情感》 作者:Eyal Winter 进度:146本 内容分享: 第一部分,情感和理性有哪些不同; ...

  • 狡猾的情感-序言+前言

    序言: 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如何? 是对立还是相互辅助,作者给出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概念叫做理性的情感,情感未必是靠不...

  • 2017.2.10

    emoticons 情感符号 crafy 狡猾的 aubergine 茄子 bossy 傲娇的 untangle ...

  • 听 《狡猾的情感》复盘

    1973年的8月23日,有一群劫匪冲进了瑞典一家银行进行抢劫,在其后五天里,几名银行职员被扣作人质关到了保险库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狡猾的情感-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lw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