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想过要记录一下旅行的意义,不止一次想对曾经的自己说点什么,可太多的都是答非所愿,太多的都是事与愿违。如今面对这般炙烈的阳光,我只是想,生活啊,希望你有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要说最近生活琐事,当真却无甚可讲了,只是遇到这样一个朋友,她信奉了基督教14年了,突然间聊起来,说要向我传福音,我大约对宗教是有抵触了,跟大多数人一样,所理解的无非是伊斯兰教的暴动,李洪志法轮功之类的异教徒,往往都是敬而远之便罢。其实说点通俗易懂的,类似佛教,道教。可中国内地大多数人对佛教甚至道教都是抱着一副宁可信其有的姿态,虔诚似乎成为了一种缺失。可若真的比较起来,也有很多人的付出并不比那些西方人来的少,可为什么偏偏感觉上差了那么多呢。我研究很久,我觉得终其原因无在乎两个字,相信。很多年我都对电影里美国大片里的超级英雄特别迷恋,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绝对有英雄梦的,可面对生活的时候,大多数国人都被告知所谓的无神论,都被告知所谓的现实和理想。更是被那些成功学大师弄得稀里糊涂。可经我翻阅的典籍,以及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我不会觉得那些处于战争中绝望的祷告是突兀的,我不会觉得亮剑中,丁伟说的美军在绝地中安然的投降瞬间。也许大多数人还在耻笑美军的投降主义,还在嘲笑那愚蠢的祷告,对某些实用主义推崇甚高。可我却很悲伤,我想这是一种文化的缺失,所以我也注定不能成为一个信教徒。因为社会的格格不入。我想如果社会的文明真的可以像三体描述的那样有技术爆发的可能,我多么希望,信仰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百家争鸣。
要说宗教或许就扯的太远了,我不是一个空想主义,也不忧国忧民,却大多数时候纠结于生存的意义。所以我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实用主义者。自从离职以来,确实亚历山大,因为从未这样做过,也没有人教你要怎么做,这在中国是很恐怖的。那些天天在学校背诵,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类名人名言的学生们大多在社会上都没有了开辟新路的勇气,我们这几代人应该大多受过中国教育形式主义的迫害。本无意做愤青,可我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我们只能在批判与被批判中成长。所以离职之后跟大多数人一样面对社会形形色色的工作眼花缭乱,面对现实与理想的不匹配常常感到无助。我记得我大概是面试了一个月吧,看过的企业老板该是我见得最多的一次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还不错,不能做老板,能做一个跟老板交谈的人也不错。哈哈,我总是这样盲目乐观。其实我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可不知为何,自从这次出来,我便放下了很多东西,我遇到过极其窘迫的事情,也很艰熬过。被一些人瞧不上,也被一些人打败。我不敢说是我不够优秀,我只能安慰爸妈自己太年轻,经验太少。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在祥云待着的几年,我被很多人宠着,被很多人照顾着,虽然成长一度模糊了我的视线,让我不知天高地厚。可我真的成长的太慢了我太不努力了。网上不是有一句话很流行么?我们最害怕的事情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就是想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去把高考的失利,去把之前没有付出的努力补上。这应该才是我现在生活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人生的路上总是林林总总,我最近就总是想念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梦里也会出现远在长沙的朋友,周姐说,我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的人。我多么想反驳,我不想用任何话去定义我自己,因为觉得太狭隘,太憋屈,可我确实如此。我并不否定。不过我不打算一直做这样的人。以前听过一个千人千面的故事,故事是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一千个人,而你面对他们的时候就会有一千个样子。你的一生就是在寻找自己的过程,如果你找到了自己,你的一生就结束了。你到底是想快点找到答案明白生命的意义,结束短暂的一生。还是愿意在迷茫中度过漫长的一生?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生活没有对错,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既非大奸大恶,也非大慈大悲。不如好好想想,你的生命正确的打开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