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人生的枷锁》

读《人生的枷锁》

作者: 一休66 | 来源:发表于2019-11-30 07:23 被阅读0次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人性的枷锁》是一个讲主人公菲利普如何抛弃人生的种种枷锁,终于获得精神自由的故事。菲利普天生患有腿疾,父母早亡,小小年纪被送去古板守旧的伯父家寄养。作为神父的伯父对小菲利普并无亲爱之情,为人自私冷漠,造成了这个早熟的孩子敏感、害羞的个性。菲利普的人生道路并不顺畅,他进行了许多尝试经历了不少痛苦才逐渐解除了宗教、学历、爱情、友谊、世人眼光、个性、世俗期待等等加诸在人一生中的种种枷锁,获得心灵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


image
01- 成长 -

书中的菲利普从小就过着不幸的生活。他父母双亡,先天瘸腿,从小寄居在不会照顾孩子的姑父母家庭环境里成长,姑父是个古板、吝啬的教士,他从小在教区里生活,后进入特坎伯雷皇家公学(修道院学校)上学,16岁拒绝再读皇家公学,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德文、哲学与文学;毕业后回英国进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但一个月就辞职,入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这样辗转反侧的求学与就职经历与毛姆的前半生也同出一辙。1938年(《人性的枷锁》出版4年后)毛姆自己承认“事实与虚构在我的作品中如此紧密交织,现在回顾,我几乎无法将它们分开。”,所以这是本自传体小说。
菲利普的成长经历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善于反思面对的生活、不断剖析以至自我否定,在追寻新的人生方向时不后悔,不抱怨,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挑战。例如当他下决心离开皇家公学,不把再当牧师当为理想成功后,然而目的达成后却又心头沉重,感到无限压抑, “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事后反倒希望自己功败垂成!” 菲利普前半生在历经种种磨难,终于摆脱了之前禁锢自己思想和精神的种种枷锁,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是随便任何事,而是勇敢做对的事,
不是漂浮于可能,而是大胆抓住真实,
不是用思想逃避,唯有行动带来自由。


image.png
02- 爱情 -

菲利普的“爱情”,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他和米尔德里德之间的感情瓜葛,菲利普对她的感情是难以抑制的,用他的话来说他也是无能为力,这种近乎自虐、无法放手的爱情,一般人很难想象。两人之间感情纠葛大致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她待他“冷若冰霜”,菲利普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他不禁想报复,直至她失约并宣布与德国人米勒结婚结束。第二阶段以米尔德里德被米勒抛弃,又厚颜无耻地与菲利普的同学格里菲思私奔,甚至菲利普出钱成全他俩,也使菲利普蒙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感情上的创伤。第三阶段指菲利普接纳“残缺不全”的米尔德里德同住(无性同居)。这时,菲利普一想起米尔德里德的往事就感到恶心,实际上他这时对她已没有恋情,只剩下同情和放不下了。最后阶段指米尔德里德“破釜沉舟”,砸烂菲利普的家当,离他而去,重操卖淫旧业。后来菲利普再次遇到她,对她浑身染上性病感到恐惧,只能帮她治病,再三警告她这是罪恶。可是她不听劝告,并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是菲利普始终能想到她,也许死亡终解除他的欲望。


image.png
03- 价值观 -

菲利普从小在基督教环境下长大,成人后虽然他脱离基督教信仰,但基督教文化和价值观深入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首次狂热崇拜上帝是因为听从伯父的布道以为只要心足够诚,向上帝祈祷便能治好自己的瘸腿;发现愿望没达成后先是埋怨自己不够虔诚,然后怀疑甚至憎恨上帝,再之后则是悔恨,在忏悔中更强烈而虔诚地坚持每晚念诵《圣经》。后来虽然离开既定的圣职道路进入尘世,菲利普按照一直按照宗教的道德准则行事看作生活的真谛,也从未在后来对信仰方面有过负面的评价。
“真”、“善”是菲利普身上最突出的品格,当然他也追寻“美”的意义。菲利普愿意善待他人,回报社会,并将这种良善视作自己生活的真谛。菲利普在自己生活穷苦潦倒时,也能放下自己的骄傲和尊严,真真实实的从每周到手只有4先令的服装导购员干起,这一点上他和克朗肖有不同。后来菲利普见证了克朗肖的死亡时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潦倒至极——他死的毫无价值。这时菲利普才意识到,克朗肖按照为所欲为的人生准则来进行的生活,其实十分失败。


image.png
04- 人生意义 -

帕斯卡曾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发现人生是虚空的,他的人生一定虚空!
菲利普经历了自己的理想幻灭与铭心痛苦,观察到了朋友的自暴自弃、穷困潦倒或空虚无望,也得出“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后结局显得多么不相称”的结论。这个结论一明确,他才真正明白以前在海德堡诗人克朗肖送给他一条破波斯地毯来揭示生活奥秘的真谛:“生活毫无意义。……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罢了。”
可是当菲利普感慨人生无意义后,生活应该怎样继续下去呢?阿特尔尼一家人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好的答案:阿特尔尼一家生养众多,收入有限,一家人都需要劳作、节俭,从不抱怨;相反他们一家都乐好施人,在菲利普生活潦倒的情况下帮助他,和他一起度过难关。
人生很多痛苦和烦劳,往往是人的欲望得不着满足。试想一下,当我们极度饥饿时,平常看不上的冷馒头将会是山珍海味;极度口渴时,半杯白开水就能抵得上平常最爱的咖啡带给我们的满足。摆脱人生枷锁的方法曾经杨牧师说过:“在有限的拥有中追寻满足”和“在纪念中追寻新的未来”, 那么亲爱的朋友,你会觉得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image.png

相关文章

  • 人生的枷锁:枷锁读人生

    他游走在世界,思考人生,那是我大学一年级时第一次与毛姆邂逅,待我二年级时,他的痴迷绘画又让我莫名感动。似乎,《刀锋...

  • 《人生的枷锁》:亲情,也许是一生都难以挣脱的人生枷锁

    读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探究毛姆涉及的人生枷锁。至少枷锁之一必定是宗教信仰。之前已写过一篇关于宗教枷锁这个话题。当...

  • 读《人生的枷锁》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人性的枷锁》是一个讲主人公菲利普如...

  • 读《人生的枷锁》

    这部小说零零碎碎今天在图书馆读完了,就在辅导小孩作业的间隙之间。老母亲真是太难了,喜欢文学有时候也不是很好的事情,...

  • 读《人生的枷锁》有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肯定会有人回答活着不就是为了钱,为了爱情吗!我想说,对于不同的人,人...

  • 读毛姆《人生的枷锁》

    这是一本600多页的厚厚的小说,书拿在手里就很有份量,也许光是这厚重,就让读者望而却步了。 我之所以会选读这本书,...

  • 读《人生的枷锁》有感

    今年定下的阅读六本名著计划,最近二刷的毛姆著作《人生的枷锁》将近尾声,此次阅读和第一次阅读感受有些不同,这是于我影...

  • 读毛姆《人生的枷锁》

    一本好的小说,总会把人带入所叙述的那个世界,让读者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 1.枷锁 这本书是一本半...

  • 读《人生的枷锁》有感

    最近又看了一本毛姆的书,名为《人生的枷锁》。这是继《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后,再一次阅读毛姆的作品,渐渐的发觉自...

  • 读《人生的枷锁》有感

    一本舍不得太快看完,但无法控制终究看完了的一本书。那就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 毛姆本人的身体缺陷是口吃,他以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人生的枷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wk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