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近几日的优秀文章,不免有一个感叹:找到定位的人有很多话能说,很多案例可写。没有定位的人,就像在上课,无论怎么瞅,都还是老师的观点和老师周围的事情。
怎么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糅合书中的观点呢?我想这是很多老铁打卡的心声,是“痛点”。
如果用户就是我们定位打卡里面迷茫的老铁,那如何做可以抢占老铁们打卡难的心智呢?
这时不得不提到我们的排长苗琳,她发现了大家的痛点,然后组织排里面班长副班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决定,选取获得优秀的老铁分享写作心得。
排里面小伙伴效率一直都很高,早上排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海报,大家表示很兴奋,都搬好了小板凳,等着分享开始。
很多时候认为难,大都是因为没有打开思路和视角的原因。今天看了六排最酷老奶奶的文章,她写的竟然是抢占原生家庭父母的心智。
大家一致在想如何增粉,如何变现,如何做广告,如何定位的时候,老奶奶把力气收回来,反观内心,去追溯原生家庭。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特别的视角,毕竟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自己是陪伴自己最久的。
《抢占心智》开篇就提到与显而易见的真理反向走,那写作思路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向外找不到案例,找不到定位。那反观内心呢?反观家庭成员之间的斗智斗勇呢?
我们打卡难,个人之外,排里面有优秀老铁解决痛点,抢占打卡难的心智。个人以内,我们的家庭或者持久不变的内心戏,是不是也抢占了心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