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晓艾
“你怎么说话的,以后不要再跟我说话了”,生气的王丽很不客气的和她的同事说到。
王丽就是这样一个喜欢说狠话的人,仿佛这样才能把她的情绪宣泄出来,也仿佛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
狠话是说完了,但是转眼王丽就觉得自己刚才因为1、2句话就这样,实在不像在职场混了好多年的人。虽然对方和自己很熟,这样子说话相信对方也不会很介意,也可以一笑置之,但是,终究在一个比自己小的姑娘面前表现的这么不么不理智,也是一种弱爆了的表现。
其实,生活中像王丽这样的情况,不少人也是经常或者偶尔会做的。
就拿家长指导孩子写作业来说吧,碰到孩子不会做的题目,刚开始还有耐心指导,但是教了2-3遍,发现孩子还是不会的时候,那股从胸中涌出的洪荒之力就控制不住了,一边指导,一边吼叫。似乎,在自己的吼叫之下,孩子就能听懂你的讲解了。
这样情况多半发生在熟悉的人身上,除了亲人、要好的同事,还有就是朋友了。
当朋友来和你诉苦的时候,起初我们还能做到耐心的倾听,并且温和的说着安慰的话,一旦朋友说多了,或者说的内容在我们听来怎么那么蠢笨的时候,相信此时的你, 心中也会升起一股无名之火,连珠泡似的把朋友说一通:“这件事情,上次你不就碰到了,怎么这次还犯。况且这件事情开始之前, 我也已经提醒过你了,你现在的项目要想顺利完成,必须先搞定你的老大,你的老大喜欢你们凡事先考虑大局,你怎么又犯2,又拿着自己的蝇头小利去和你们老大讨价还价,你是不是不想混了。”
噼里啪啦把自己的好友数落一通,因为之前已经提醒过了,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重视,这次的提醒似乎要发出“河东狮吼”般的声音,才能让对方刻骨铭心,不再犯错。
上面的3种场景,相信大多人都遇到过吧,仔细分析一下这几种说狠话的情境,其实也就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当别人的言行引起我们的愤怒,但这个人我们又不能不理,希望对方改正的时候,就会用狠话“恐吓”对方,让对方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很愤怒了。
实际上这种方式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如果对方希望和你交往,第一次这么做了知道你不喜欢,第二次就不会再犯。但是如果对方根本不在乎你,你这样的愤怒只会让人觉得无能。
所以,无论交情如何,好好说话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知道了这些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是喜欢说狠话,那只能说明你是在用这种有些幼稚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情况是为了让对方意识对方的行为有问题,希望帮助对方改正。
这时的狠话常常是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之下说出的,不论是对孩子、对朋友,甚至是夫妻之前都会有这种情况。
在你眼里对方的问题一目了然,你也多次引导对方改正,但是对方就是无动于衷,于是你急了,跳脚了,用怒吼的方式希望对方意识到你的话的重要性,意识到他自己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实际上这样做的用处根本不大,一个人真的从内心深处想要改变,你不说她也会去做,如果不是你就是把喉咙叫破也是没有用的。
更进一步,别人的问题是别人自己的事情,我们总是用“我是为你好”的借口来实现自己操纵别人的目的。
所以,无论是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的感受,还是为了让别人改变,都没有必要通过说狠话的方式,因为真的没有什么用,时间长了,反而让自己时不时表现出歇斯底里,没有修养。
少给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些理由,修身养性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