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老师是我语文老师张老师的先生,他很有文采,说话的声音清细柔和,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人听得入迷……
汪老师是其他班的语文老师,那天,我们张老师病了,上课了,汪老师走进我们班上,站在讲台上,他轻轻地放下语文书,然后告诉我们:你们的张老师病了,这节课就由我来为同学们上。
简单的讲解完毕,就开始讲课了。他一张口讲课,我们班上那叫一个静啊,真的是丢一根针(织毛衣用的不锈钢针)都能听见。我的同桌舒聚会说:“听了张老师先生的课,以后怕是听不进去张老师的课了,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我没有接他的话,但是有强烈的认同感。这时,汪老师点我的名字起来回答问题。我回答会,他说:“很好,看来你预习课文了!”讲了一会儿,汪老师请班长起来回答问题,班长在说话,不知道
老师提的问题,结果,请我代为回答。他再引导分析课文,后面的提问都让我回答……

神啊!我真是头都大了。同桌又取笑我说:“看你多有魅力,张老师喜欢你,他先生也喜欢你,总找你说话。只可惜我是男生,他不喊我回答问题!”
“去你的,张老师的先生只知道我的名字。那次张老师要我去跟她去她家,给我说让我入文学社团的事情,她先生在家,她告诉汪老师我与他们的宝贝女儿的名字相同,区别在姓氏上,后来,汪老师记住了我的名字,他们夫妻俩都要我加入文学社团就,无非也就是爱屋及乌的事情,你的思想很有问题!”
我在小声说话,没有站起来,大家都喊我的名字,说老师让我回答什么什么问题,我满脸通红,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张着口,用手指指我!老师居然淡定的地点点头微笑着。我回答后,老师示意我坐下,我狼狈极了,觉得自己举止的确不太妥当。
同桌又发话了:“大狗还要看主人,更何况那是人家张老师的老头儿(方言丈夫),如此怠慢,以后你怎么见张老师啊!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不再理他了,这厮今天有些反常,大概吃错药了,亦或情志不舒……
再后来毕业,我和张老师一家在网上多有联系。参加工作后,他们夫妻俩更是把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

突然一天,QQ提示汪老师发表了说说。我随手点开看见汪老师摄影图片,《赏荷花》下面有杨万里的一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到美丽的荷花图,一时兴起,便想给自己一个小小的舞台,即兴发挥……
【对恩师的摄影技术点评】:的确风光不与四时同:花色自带一种娇艳与妩媚,翠色欲滴的荷叶之中,宛如简约的佳人,清丽脱俗,又有娇痴不怕人猜的坦荡。老师的摄影技巧应该承袭了您独特的文风,给人震撼的视觉盛宴!感慨之余,和小诗一首:
《观师摄影作品有感》
胜日寻芳渔家湾,
碧波仙子迷人颜。
等闲误坠入家间,
沉醉不知身何处。

(由于恩师拍的图片很多,这里,我只选取几副做配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