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嘉定围城》点滴回忆

《嘉定围城》点滴回忆

作者: 路边社168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15:42 被阅读0次

本文不代表任何观点,只是饭后茶余吹牛日白而已,乐山人不晓得,在文革中的发生的武斗麦,有点说不起走。不过,现在80、90后肯定不晓得咋个回事了,就是70后也不一定晓得。再过几十年的话,估计晓得的人就不多了哦!今天摆哈这些龙门阵,仅仅是让更多喜欢乐山历史的乐山人,晓得文革中乐山有一场史无前例的武斗。确实有点荒唐,不晓得为了啥子,你打我、我打你,按照现在的角度来讲,硬是吃醉了。哎!

书归正传,开始……..

乐山在文革中发生了最大的内伙子打架,一伙把现在的中心老城区占完了,兑阳湾到肖公嘴、县街、老霄顶,老城区守到,另一伙则围城、攻城,动用了水冷式机枪、土炮、炸药包、步枪.........605、大修厂、新建小学是巢穴与集中营。如果说,乐山武斗不是全国最早的,那么,武斗中动用枪支则算是全国比较早的。

乐山武斗双方的阵容:

一派是“红色造反者”派。以乐山一中,高中等学校学生为主体,有一部分工人,农民,干部,居民参与其中,所属各类大小组积数十个。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乐山红色造反兵团",“红工造反野战军”,“成都工人造反兵团乐山分团”,“毛.泽.东主义造反兵团”,“红教工”,“5.1兵团”,“五.一兵团”(时称大小五一)。“红色农民造反兵团”等。这一派成员较为复杂,造反精神很强。自封为“造反派”。整“走资派”也手狠。乐山地委代理书记宁道贵就是在他们反复批斗,身体致残后而自杀身亡的。被对立派称之为“撬匪”,或“窍匪”。

另一派叫“五部四军”即:乐山“东方红工人革命造反总部”,“东方红贫下中农革命造反总部”,“东方红学生联合总部”,“地委机关革命造反总部”,“专署机关革命造反总部”和“东方红11.10战斗军”,“67.17战斗军”,“贫苦劳动者战斗军”,“捍卫毛.泽.东思想战斗军”等。这一派以厂矿工人和农村大多数贫下中农,地县机关干部,部分学生,街道居民组成。人员成份要单纯些,思想趋于保守,故被对立派称为“保皇派”(保刘、邓)。又称之为“妖匪”。

这两半边,那边是好的,那边是坏的,说老实话,硬是不晓得,反正是洗了脑壳,两颗字“荒唐”

这两半边从1967年4月28号一直打拢7月10号。硬是把乐山打的来乌烟瘴气嘞!学校罢课,工厂罢工、所有街道上人花花儿都没得一块,有的只是碉堡战壕铁丝网,还有各帮派不断巡逻的纠察队,不参加任何一派的老百姓全部躲在屋头不出来,遇到走人户都要绕道乐山城,生害怕遭了冷枪。后头事情越整越大,高头派了几支部队进驻乐山,才把两半边按下接了。

在那个年代,全国人民都已经被文化大革命整昏了,更不要说乐山这块小地方,啥子原因打起来,照现在的说法,完全没有必要接管它。标准说法是5月16 号正式开始武斗,因为这一天,围城并动用了机关枪,炸药包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双方摩擦是4月28号就开始了,为了更好还原乐山武斗历史。这块龙门阵喃!我们就从4月28号开始吹起走

待续…….

"四军五部"围困乐山城,规模很大,号称有十万之众。但实际可能只有几万人。大部份都是农民,叫贫下中农红卫兵。当时乐山县八个区,各区设分部。55个公社,有的叫战斗师,有的叫战斗团。准军事化组织,师里有师长,付师长,政委等,团里有团长,政委等。武斗围城开始后,只要"东贫总"一声令下,分配各分部,各师,团进城人员,由师,团长带队进城。人员是流动性的,不断有来的,也不断有走的,来来往往,行动自由,所以号称十万并不准确。西起乐师附小,师范校,气象台,新村,张公桥,五丝厂,嘉乐纸厂,通江,大修厂,605厂,乐山碱厂,四中,南岸至大佛寺,篾子街,大渡河水运局,到处都驻扎着"四军五部"的工人,贫下中农队伍,因为是夏天,住的通鋪大舖。吃的是"共产主义"伙食团,大米饭,大馒头随时保证供应,只要是同观点,一派的,走到哪,吃到那不出一分钱,猪肉,副食也保证供应。当时的前线主要在半边街东风旅馆外至张公桥一段,双方筑有工事。各师,团派人轮流到前线值班。没上前线的,就在后方驻地操练,当时三七二医院外旳公路上,四中,以及凡有空坝旳地方,都有操练的人群,由当过兵的转业军人担任教练,教你用钢钎,朩棒进攻防守的技巧。最惹人发笑和有趣的是,从牛咡桥到605旳公路上,一队队农民队伍,多的上百人,少的几十人,头戴草帽,有旳戴藤帽,肩扛钢钎或木棒,脚登草鞋,带队的人吹着口哨或喊着"一,二,,浩浩荡荡,其场面,有点象古代的。。。

嘉州大仙:

乐山围城

1967"4*28事件"。是乐山武斗的序幕。起于1967年4月28日,当天,"东贫总"所属的55个公社的贫下中农红卫兵组织派出人员,到乐山县人委报到开会,传达他们的人(黄绍华)从北京带回旳文革精神(主要是中央文革要求各地要实现两派的大联合,向"走资派"夺权),部署下段工作。4月28日会议在县人委(现市中区政府)內召开,约有六.七十人,其中有"四军五部"其他组织的人员参加。"东贫总"头头楊云华主持会议,由11.10头头黄少华传达北京带回精神。各地汇报当地两派情况。晚饭后,情况突变,一队红造派"北京公社"的红卫兵,扛着造反大旗,唱着"造反有理"的战歌,冲进县人委院內,声称"妖妖妖洞"在里面开黒会,他们要"造反"。当时的所谓"造反"就是砸办公室,在里面开会的"四军五部"人员当然不让他们"造反",双方人员堵在人委办公楼的楼梯口处。一边往里冲,一边往外推,红造人员高喊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坚决砸烂妖妖妖洞"等口号。引来大街上行人围观,县人委院內院坝里,涌进的两派人员越来越多,黒压压的一大片人群,互相"辩论",呼口号。有人趁机造谣惑众,有人趁机搞肉体摩察,推堆攘攘,打黑槌。闹腾到午夜过后,"红造派"终于造反成功,将"四军五部"设在县人委的办公室统统砸烂,文件,书报散落满地,一片狼藉。"造反"成功后,红造人马扛着造反大旗离去。这时军分区的钱副司令,姜副司令带着几个军人赶了过来,查看了"四军五部"被砸,被造反的现场,并拍了现埸照片。当晚,"四军五部",被造反之后,甚感愤怒,"东贫总"随即通知所属一区(通江),二区(土主),四区(茅桥),五区(苏稽),八区(安谷)等分部贫下中农红卫兵,在"五,一节前后进城示威游行,对"红造派"还以颜色,也砸了"红造派"设在乐山一中,高级中学的"总部"。至此,两派矛盾日见加深,摩擦不断。

五月十四日,"四军五部"在城内召开会议,参会人员住在月洱塘地委招待所。5月15日晚乐山二中的"红造派"学生,从隔壁将砖头扔进地委招待所开会的人群中,将一位参会人员砸成重伤,在场人员一片"哦嘘呐喊",当即送医院抢救,据传,送到医院即死。红造派为隐瞒真相,企图将尸体隐藏,被医院"四军五部"成员密报军分区,军分区派人去将尸体运走。5月15月凌晨,"四军五部"在地委开会人员去乐山二中寻找打人凶手,与乐山二中"红造派"学生发生打斗,这时城内搬运站,调配站,等单位"红造派"的大批工人赶至二中支援,同"四军五部"开会人员打斗,天亮后(5月16日),"四军五部"因人少寡不敌众,溃败后从新村退至张公桥。北门桥。这时605厂,大修厂,嘉乐纸厂,五丝厂,乐山碱厂的"四军五部"工人队伍以及通江,苏稽,土主,茅桥等地的贫下中农红卫兵大批支援人员赶到了北门桥。

约在中午过后,"四军五部"决定派出部分人员去乐山高级中学端"红造派"的老窝,在高级中学发生打斗。高级中学"红造派"派人数不多,寡不敌众,马上派人直奔城内求救,沿途高叫"高中危急",城内"红造派"闻讯顷城出动,各队人马向象奔山一样向北门桥跑去。约在下午2时左右,两派人马在北门桥成乐公路上聚集。暴发了乐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派群斗。

这次两派混战类似于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双方在相距100米左右摆开阵势。各自挥午着战旗,吹着口哨,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人潮流湧,旗帜挥舞,口哨声声,喊声震天,大战了很多回会,毎次冲锋,双方都有人员死伤。“五部四军”11.10战斗军”的政委黄绍华在挥旗指挥本派人员冲鋒时,被红造派"敢死队"人员围住,一阵棍棒把他打翻在地,正在往死里打时,被一名参加抢救的红十字会医生冲上去用身体阻挡棍棒,保住了黄绍华的性命,抢救人员立即将其送到专区医院救治,但因伤势太重成了终身残废。

混战到下午五,六点钟,打斗即告结束。"红造派"退回张公桥以内,"四军五部"撤退至605厂,大修厂,通江。双方各自清理伤残人员,“红造派”战死三人,伤无数。“五部四军”死伤人数无资料可查。但应不少于“红造派”。稳定情绪后,“红造派”当晚在乐山影剧院成立了“火线指挥部”。由川大"8.26"派学生陈永治(乐山人)任火线总指挥。部置守城。“五部四军”在605厂,大修厂等地安营扎寨,也成立了“前线指揮部”。由"东贫总"杨云华(杨家公社多经干部)任第一总指挥,"东工总"的吴仲宣(印刷厂工人),庞世良(嘉华水泥厂工人)为第二,第三总指挥。第二天开始迅速组织人员,把数万工人,贫下中农红卫兵,部署在张公桥,新村广場,卫校,气象站,斑竹湾师范校一线。以及东岸的碱厂,四中,篾子街,大佛寺,鸟尤寺,大渡河水运局一线。把乐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声称要攻进城去,解救战友黄绍华,"解放乐山城"。

“红造派”也紧急部署守卫乐山城,动员城内"红造"人员,赶制发放各类“武器”,并在各要害部位:高北门,黄家山,老宵顶,专区医院,高西门一线,分派重兵把守。並筑建临时防守工事和设置路障等。

历时近两个月的"乐山围城武斗"至此开始。

围城初期,双方在半边街进行了多天的拉锯式战斗。“红造派”时而组织队伍向城外冲鋒,“五部四军”中605厂的山东大汉在前面抵挡,溃败时人马急急撒退至张公桥以外。“红造派”冲至张公桥,也马上止步,骚扰一盘,便快速龟缩城内。因为他们深知:城外是“五部四军”的天下。再往前冲,那后果将不可设想。

在五月十九曰(或二十日)的拉锯战中,红造派红工造反野战军"敢死队"在队长毛xx的指挥下,向"四军五部"发起冲击。"四军五部"溃败,被红造军"敢死队"追打,跑得慢的或跌倒的,被"敢死队"打死20余人,打伤无数。被前线抢救人员用汽车拉到专区医院救治,死亡的人临时埯埋在医院后山上。

5月20日,“红造派”以东风旅馆为据点,成立“北线指揮部”。推举首都红代会的李明辉担任北线指挥部总指挥。李明辉是中国科技大学学生,乐山人。另一位科技大学学生王**担任作战部长,"西南交大"李XX担任后勤部部长,沈XX担任指挥部秘书长。其他还有南线、西线、东线指挥部。北线指部在东风旅馆靠城外不远处,挖掘豪沟,俢筑了工事,同“五部四军”对抗。“五部四军”则以影剧院,县党校为据点,以半边街为前沿阵地,与“红造派”对持。

在整个围城期间,共发生严重武斗事件多次:其中较著名的有:五月十六日北门桥事件,五月二十二、二十五嘉农事件。五月二十七日攻打老霄顶,红会事件,六月五日攻打草堂民中,红会事件。七月一日游行事件等等。

围城从5月16日起,至7日10日止,历时五十余天。直至后來中央军委从东北急调五十军入川支左,该军所属149师(7861部队)于六月五月赶至乐山。采取"支一派压一派"的策略,严励打压"四军五部",将其定为"保守组织",强令解散。主要头头均被抓捕、关押、判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武斗才得以平息。

行云孤僧:

日切!嘉州大仙你娃儿啥子都给我摆完球了,你说咋个整嘛!好不容易才把堂子扯起来,一买卖就把虚子给我漏完了。    不干!赔起!付汤药!

乐山武斗的龙门阵多的很,一个人是摆不完的,大家一个摆点,嘞才叫巴适。

嘉州大仙:

嘉州大仙:

拉锯战武斗在继续。城內派筑起简单工事,东风旅馆是城内派的“北线指挥部”所在地,工事就筑在大缺口岷江江边至兑阳湾西北线草堂民中一带,。保守派用605厂的翻斗车运了大量锇卵石倒在半边街两旁,作为攻防"武器"。半边街形成主战埸。但双方都不敢贸然进攻。城内派最远冲到影剧院,马上就收兵回营,城外派退到张公桥,等城内派撒退,他们马上又返回半边街。就这样僵持了较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有一位605厂开翻斗车的师付,山东人,在新村925部队食堂吃饭,那时925部队(公安部队)是坚决支持保守派的,他们食堂备有大量大米饭和馒头,供"四军五部"的人隨时去就攴。那位山东老师付右925食堂吃完饭后说,我的车要到前线,(指东风旅馆),你们有没人上前线的,当时有几个贫下中农跳上了他的翻斗车,翻斗车一趟开到半边街,车还没停稳,城內派"敢死队"冲过来了,车上的人跳下车,奔跑到张公桥。可怜那个老师付没来得及逃跑,被冲过来的"敢死队人员几钢钎捅倒在驾驶室内。

嘉州大仙:

"抢搶"

武斗在继续。这时全国各地传来很多消息,什么泸州也武斗啦,成都也武斗啦等等。这时,人们觉得钢钎,木棒,锇卵石打下去不是办法,又听说城內造反派抢了军分区的搶。为了打跨对方,保护自已,城外保守派也想到了槍。终于有一天,"东贫总"通知所属组织,晚上8奌派部分转业军人到杨家花园集合。人们晚上八点来到杨家花园,看到二区武装部长于连恆全副武装站在那里,还有武装部的其他人员,都挎着手槍站在那里,于连恆(后来是乐山县武装部长,县革委副主任)给大家讲话,你们拿到枪后,对外就讲是你们来抢的,千万不能讲是发的,然后打开武器庫,让大家把过去民兵训练用的步槍拿走了。笫二天,"四军五部"通知各公社战斗师,团,选派参加过实际战争,如朝鲜战争的退伍兵,到新村"925部队"(现新村威尼斯大厦)。成立一个"基干营",每人发支步槍,大约有二百多人。由嘉华水泥厂的一个营级转业军官庞世良任负责。就这样,两派都有了真槍实弹,乐山城的武斗由原始棍棒发展到"现代武器"。"围城武斗"升级了。

行云孤僧

关键是,我就摆的来这一块来嘛

原來这儿在摆乐山武斗的龙门阵:整张照片给你们看看:

ls鸟知:

摆三。任何历史都值得尊重与反思。

 并非所有历史都值得尊重,当然很多历史值得深刻反思。

我是劳模:

并非所有历史都值得尊重,当然很多历史值得深刻反思。

 无所谓尊重和反思,那段历史太纠结,纯粹是摆起好耍

嘉州大仙

攻打老霄顶

老霄顶是乐山城的制高点,武斗时被城內造反派控制着。

"四军五部"在研究部署"觧放乐山城"时。有情报人员报告:"老霄顶是学生在守,没有几个人,而且岗哨不严。"接到情报,"四军五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研究攻打老霄顶的战略战术。各区司令部指挥员共二十余人参会。会上杨云华说;"根据当前的形势,我们要迅速打进城去,只要我们拿下老霄顶,不说解放整个乐山城,起码也要解放半个乐山城!我们強占老霄顶后,马上兵分三路和城里人会合。一路从老霄顶出发,顺着城墙直挿地委,並控制整个专区医院。一路经过2中的侧面经叮垱街直挿军分区,把军分区的那支部队接应出来。一路经印刷厂到陕西街,把武装部和公安局的两支队伍接应出來,共同战斗。"会议决定由杨云华,何光忠,庞世良负责指挥。兵力部署:由"东贫总"二区分部所属战斗师,团和"67.17战斗军负责主攻老宵顶,五通桥赤卫军负责攻打红会和草堂。笫三指军部组织力量在水上佯攻,一有机会就強行登陆,从迎春门攻进城内。五月二十七日凌晨,攻打老霄顶的战斗打响。"东贫总"二区分部和"67.17战斗军数百人,抬着三架雲梯(很长的梯子),冲向老霄顶,把梯子搭在城墙上,奋力向上攀登,925部队还来了六个人,其中一人负责吹冲锋号。但是,这次攻城老霄顶,遇到城內造反派的拼命阻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最终,这次攻打老霄顶和其他地方的战斗,"四军五部"失利。城内派保住了老霄顶这个军事重地。

行云孤僧

绝对正宗的乐山武斗----六月天兵征腐恶

     大家不要慌,继续看起走,下面这块链接中,正儿白斤的乐山武斗就在所有的回复中,嘉州大仙摆的就是“六月天兵征腐恶”,四军五部与红造之间的武斗

    劳资们倒是把堂子扯起了,结果拿给嘉州大仙抢了生意。大家都看到的哈!二天麦,嘉州大仙不说分账,起码要办招待哦!

大仙不错,他更有耐心打字,要是偶的话,早就打冒火了,大家把巴巴掌给他整昂点。xx不落教,偶要这帖子转到嘉州龙门阵及,都转不过及

行云孤僧

大仙,不要停下来,继续整起走

勤务员

城里设有三道防线:一是张公桥;二是嘉乐门;三是高北门。陆上、水上都设防。河坝头的鹅卵石全部搬运到制高点。日杂公司、农资公司、土产公司的锄头、扁担、铁锹、藤帽全部抢空。

行云孤僧

没有对哦!

勤务员:

7861部队从夹江跑步过来的;当时城外的准备用火牛阵攻城。

kkk可可:

那时候,我已经八岁多了,应该算是进入红小兵的序列。由于生活在农村集镇,我知道我们那里的“董军长”带领成千上百农民军带着扁担,钢钎,戴着藤帽子,浩浩荡荡开进乐山,那时好威风哦,我现在都记忆犹新。 

董軍长是“五部四军”二区分部的头头。武斗结束后不几年已病故。当年可是有点威风。

新鲜事

不是自己打的 我也是从其他地方摘编来的哈

六月天兵

回 勤务员 的帖子

勤务员:

7861部队从夹江跑步过来的;当时城外的准备用火牛阵攻城。

7861部队不是夾江部队。7861是从东北赶过來的50军1.4.9师。1967年5月16日北门桥大战斗当晚,54军驻夾江的7792,7794部队奉成都军区命令赶往乐山制止武斗。途经城外大修厂,六0五厂时,被“五部四军”人员团团围住,控诉城内“红色造反兵团”的打,砸,抢行为。希望7792,7794部队友持“五部四军”。但夾江部队奉命不表态。“五部四军”则围住不放,继续声泪俱下地诉说……。短短几十公里,到第二天下午才开进乐山,分别驻扎乐山一中和新村邮电大楼。

勤务员:

敝人的午餐肉罐头舍不得吃,长了蛆。和成都的小8.26背起气枪及乌尤寺打鸟儿(后怕,那是人家别个的阵地)。把一朵《火线战报》坐船背出了乐山城及散发,子弹就在身边飞。

勤务员:

草堂民中、红会、老霄顶打的最激烈,只看到人一告告的往下倒。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背婴儿的女农妇也遭了。

lswh

7861部队从夹江跑步过来的;当时城外的准备用火牛阵攻城。

7861部队是不是后来住鹜嫣街

嘉州大仙:

“大炮”轰喇叭:

五月二十日编印发行《火线战报》,同时成立了“火线广播站”。

在西线:他们用乱石木棒把高西门封死,禁止一切人员出入,专区医院山上至老霄顶一线,由红造派主力“5.1兵团”和川大8.26的红卫兵以及其他一些红造派组织防守。前线指挥由“5.1兵团”的头头许xx等和成都川大8.26的一个学生头头负责。对面乐山师范校,乐师附小驻扎的“五部四军”人员是“东贫总”第二分部。人多时约有二.三千人。由“东贫总”第二分部董xx等指挥。

“红造派”在地理上佔了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他们用小口径步枪不停地向师范校射击。一天到晚槍声不断。红造派的学生,也学会了用橡皮套鹅卵石,不停地甩向对面的师范校。真是飞砂走石。

特别是安装在专区医院黃角树上的“火线广播站”的大喇叭,那个姓王的女播音员,成天对着师范校的贫下中农红卫兵大喊大叫:“贫下中农们,你们不要被‘三家村’蒙蔽了,你们要回去‘抓革命,促生产’。田头没有种得有,來年吃啥子呢?”……

那师范校往的贫下中农才不听你的呢。他们也对着对面山上的“红造派”大声吼叫:“你们窍杆兵団的‘牛鬼蛇神’,你们要复辟资本主义,你们要让我们受二茌罪,吃二遍苦,我们才不干呢!你们龟儿子的高音喇叭一天吼到黒,硬是吼得焦人,我们不给你消灭了才怪呢!”…

他们说到做到,“东贫总”同“东工总”的头头们商量决定:安排605厂的工人老大哥用无缝钢管做了一尊“土大炮”,(牛咡炮)安在西湖塘的坝坝头,(玌在乐山师院的运动场,那时是空坝坝,周围荘稼地),往大炮里装了几斤黒火药,几十斤铁砂子(用钢条轧成一寸长)。正当“红造派”旳“火线广播站”吼得安逸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山头上的高音喇叭一下子就哑了。连那掛高音喇叭的黄桷树丫枝也炸飞了。驻在师范校的贫下中农红卫兵大声吼叫:“吼嘛!我看你还吼不吼”。从此,驻守在师范校的贫下中农红卫兵,终于过了几天清静的日子。……

 嘉州大仙:

城内派的"神槍手"

 在"文革"期间,-家人分成几派是常见的。在武斗中,亲兄弟各在一个阵营,互相拼杀,也不泛其例。

在乐山武斗中,城內“造反派”组建有-支"敢死队"。顾名思义,是敢打敢冲,很卖命,不怕死。这"敢死队"的队长毛水生同志,是西坝方向的人,成天揹着个大马刀,在城內各处巡逻,那里有打斗,那里都会有他的身影。而他有-个兄弟毛XX,却在保守派的队伍里,也是个不怕死的武斗队员,他们那支队伍,成天坚守在卫校和红会医院前的山头上。那里是“五部四军”的前沿阵地。

再说城內造反派中,有-个出名的"神槍手"。外号"眼屎巴郎"。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转业军人。

在朝鲜被美国的化学弹把眼晴异坏了,成天眼泪变眼屎,得了个眼屎巴的外号,复员后安排在城内的白铁社。文革时在东大街、玉堂街当街制做有机玻璃的毛主席语录牌胸章。武斗暴发后。因他的槍法非常的准。便被“红造派”作为骨干武斗队员,发给他一支“三八大盖”。他成天在诛泗塘一处隐蔽点內,瞄准“五部四军”卫校和红会医院那个前沿阵地,只要有“五部四军”的人员出现,眼屎巴朗的枪声一响,对方便非死即伤。所以乐山武斗期间,“五部四军”究竟有多少人成了他枪下的死者或伤者,至今也没有人知道。

有-天,城內造反派"敢死队"队长毛水生的兄弟毛XX,在"四军五部"卫校前沿阵地值岗。中午,"四军五部"的后勤人员送飯到前沿阵地,那天中午是改善伙食,毎人发了两个煮鸡蛋,大家在吃饭时忘记了隐蔽。那毛队长的兄弟把鸡蛋敲破,剥了蛋壳就往嘴里送。就在这一瞬间,他被对方旳"神槍手"眼屎巴朗瞄上了,只听"呯"旳一声,毛队长的兄弟头一歪,口中的鸡蛋还没吞下,就到阎王爷那里报到了。

当然,这个神枪手在瞄准时,他並不知道他的目标,正是他们本派"敢死队"队长的老弟。而那个"敢死队"队长,也不知直他的兄弟就死在他们本派“神枪手”的枪口之下。

嘉州大仙:

"城内派"玩枪走火事件

(1)

***夜夜守护在江边的乐山大佛,虽然是平息水患的保护神,可是他能平息两派的争夺吗?如果他有生命的话,他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吗?“红造派”又死了一个人。不是“11.10派”打死的,是自己人打自已人。这天,我和朱巧玲到食堂吃饭,端上饭碗,还没扒上几口,就听见“砰”的一声枪响,几步开外,一个女青年倒在血泊中,她的头盖被子弹打成了几块,血“突突”地往外冒,我和朱巧玲非常后怕:如果枪稍微移动那么几丝,也许今天躺在血泪中的不是她,而是我们中的一个。食堂里打起來了,“红农”的农民发出野兽般的咆哮,一起扑向“红工”乱打乱踢,工人们不还手,听凭农民兄弟发泄,经总部调解,农民兄弟才不情愿地停止打人。原來是“红工”的一个工人带着步枪吃饭,他大不咧咧地把步枪往饭桌上一扔,不料撞了扳机,一颗没有退堂的子弹从枪筒里飞出來,子弹不长眼,更何况食堂里都是人,不打中他,就打中她。常言水火无情,其实最无情的还是枪炮。这些憨厚的农民工人从未受过一天正规軍事训练,就玩起枪來,怎么会不出事故呢?

(网文摘录)

(2)

***有天早晨,我趁早从红会医院儿科住院处几步到了洙泗塘小学,此时学校人去楼空,我看了几间教室,见到有架脚踩风琴在讲台上便雅兴大发,上前坐在木橙上掀开风琴盖丁丁冬冬地弹起来。谁知还未弹完一曲,耳边突然传來一声清脆的子弹声,心中一惊:攻城的來了?这里是前沿地带可不敢马虎,两步退出学校,跨入紧邻的东风旅馆,只见长长的洗碗槽边一字排开躺着四个女的,一人多高的墙,溅滿了鲜血。一个高个子学生模样的男子正呆若木鸡,手中端着的步枪瑟瑟发抖。旁边一个青年正大声叱责推搡看拿枪男子。很快公安人员连人带抢押走高个男子,经人述说方知其原委:原來此男子是草堂中学一学生,因其瘦高故外号灯杆。早起他拿着步枪东瞄西盯,不知枪里真有孑弹,一不小心便扣响扳机,两发子弹射出,事有凑巧,此时,附近城郊通江公社的四五个花季姑娘正站在水槽边漱口洗脸。子弹射來时,最近的一个被削去半边脑壳,第二个打中太阳穴,笫三个削去脑顶骨,第四个擦破皮,但也吓得昏死过去,一枪中四人,可谓“神枪手”。因是非常时期,此事后來听说不了了之。灯杆关了几个月后被家人悄悄送往外地躲了避,以免死者家属索命。前两年我还看见过这位索命鬼在城区闲逛,依然高瘦,只是容颜见苍老。毕竞此争己过去40多年。

㈡、还有一个神枪手更让人忍俊不禁。话说武斗末期,时至七月酷暑,一高二刘姓男生穿条火腰褲光着身子仰躺在红会医院儿科病房午睡。该男人血气方刚,神足精旺,不免无意中两腿间的阳具直挺撑起了帐篷,偏偏这时同校的另一高三刘姓学生正在床对面玩弄手中的科尔提手枪,把抢拴拉得笃笃响,任他动静大也未惊醒梦中人,突然“叭”的一声,一颗子弹射出膛,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子弹穿过帐篷射入墙壁,此刻梦中人醒来还未回过神,隔了好一阵才发觉下身有异,低头一看鲜血已把雪白的床单浸湿一片。关键部位居然被子弹削去了一小截。惊傻了高三刘只呆呆望着那滩血发愣,后经旁人提醒,才赶快去找医生为高二刘擦药包扎打针,消息传來,人们惊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幸后來高二刘并无大碍,得以娶妻生子,延续后代,不至于断了香火绝了后。

(网文摘录)

嘉州大仙

"四军五部"最后的抗争。

"四军五部"最后的抗争。"七.-"遊行事件自50军-四九师进驻乐山后,对城外保守派釆取了-系列打压措施,除派出很多小分队驻扎城外,进行分化瓦觧。同时还断绝"四军五部"的粮,油,盐供应,关闭銀行,停发工资等等,引起保守派強烈不滿,提出了"誓与带槍的刘,邓路线7848部队血战到底!"的口号,每天都有上百人到-四九师设立的"群众来访接待站"进行争辯。6月30日,一四九师派军车持专门证件,接各区,公社武部部长到乐山学习<四川十条>,汽车行至张公桥,被保守派人员阻拦,強行拉下车上人员,冲散队伍,使大部分人收不拢来,当天没能进城。同时,"四军五部"积极筹划组织"七.一"进城遊行。在6月30日之前,就向各地发出调人进城遊行的命令。6月30日,各区,公社参加庆祝"七.一"遊行的人员纷纷赶到乐山。七月一日上午,驻军部队周科长来到新村广埸物资局,召集"四军五部"头头商量进城农民的撤退问题。撤退问题没有商量出结果。当天下午两点钟,"四军五部"四千多群众,在卫校召开庆祝"七.-"大会。大会由"四军五部"头头辜明达,吳仲宣,陈道林,蔡显云,宋绍南等人主持。会后,由庞世良,陈道林指挥群众遊行。队伍行致张公桥,即向"造反派"东风旅舘"北线指挥部"发起冲击,将拦路的砖墙推倒,冲过驻军部队宣传队,向着城内遊行。这时,驻军部队机动队闻迅火速赶到东风旅馆,城內各造反组组也纷纷赶到东风旅馆。进行阻挡。保守派人员手拿毛主席像和语录牌,硬是要冲进城进行遊行。双方在东风旅馆外发生強烈摩擦。(当时双方的武器已被解放军收缴)。驻军部队进行着努力劝阻,-有多人受伤。最终城外派未能达到进城遊行的目的,各自撤回驻地。-------"七.-"以后,驻军部队进一步加強宣传,瓦觧,打压力度,其时已接近秋收,保守派农民也无心再在乐山城逗留,-队队的人马紛纷返乡。"乐山武斗"就此终极。

很有意思的龙门阵:乐山的现代史。请继续摆

回行云孤僧 的帖子

行云孤僧:

没有对哦!整拐了这句话,大家继续接到摆

火箭发动机

为什么要武斗喃?

完美乐山

乐山的武斗是全国最早的,停止武斗也是最早的。当时情节就是“文攻武围”,城外是所谓“保皇派”,城里是所谓“造反派”,各种武器大刀.长矛你攻我守。

北味春

大家继续摆起!

完美乐山

现在想起乐山武斗中死去的人才是白二白子的。不晓得为啥子???

嘉州大仙:

《火线战报》

作为本地的一段历史,有必要保留一些重要历史资料。《火线战报》是城内"红造派"发行的一张文革小报。1967年5月20日首发,7月中旬突然停止发行,总共仅发行了35期,由于当时发行的时间短,发行量很少,加上在文革结束后的清理"帮派体系"运动,进行了收缴销毁,在时过50多年后的今天,已成稀缺之品,世面上很难见到,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红藏"爱好者,手中藏有几份,被视作顶尖藏品,密不示人。

《火线战报》是当时的围城武斗中的战地产物。尽管当时两派交通实行封锁,收集信息不易,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是有不少实时信息,传到编辑张某,王某手中,再经他们精心编辑,一张小小的"派报",天天在城内街头出售,每张仅两分钱。"派报"是派性之产物,里面对另一派必然竭尽造谣,诬蔑和攻击之能事,但他仍然保存了当时的一些原始信息,比后来"红造派"在围城结束后刻意编造的《六月天兵征腐恶》和《反革命暴乱图册》,更有收藏研究的意义。

7861部队平息乐山武斗后

7861部队平息乐山武斗后,宣佈对乐山实行軍事管制。軍管期间,采取了一些扶持“红色造反派”的作法。如宣佈被军分区取缔的一个“右派组织”,一个“反动组织”,一个“反革命组织”,都是“革命群众组织”。对“二月镇反”中公捕的36名“文革犯”,用同样大的布告宣佈对其平反。支持“红色造反派”编印发行极力抵毁、诬蔑“五部四軍”的《乐山革命人民粉碎反革命武装暴乱纪实》﹑《六月天兵征腐恶》等书籍。

 

其后,7861部队又开展促进各派“大联合”的工作,说是大联合,其实只是“红造派”一派的联合。其时,对立的一派“五部四军”自武斗结束后,在軍方的打压下早己彻底瓦解,一个组织的旗号都没有保存。在“大联合”的过程中,同时开展解放干部的工作,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捡查,获得了造反派和群众的谅解。又重新回到了领导岗位。在“全国山河一片红”之前,乐山的新生政权_____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乐山县革命委员会和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在各级革命委员会中,造反派佔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如:地区革命委员会由49人组成,其中群众代表31人。其中,造反派的头头如周康林、宋明阳等是地革委委员,在乐山县的革命委员会中,造反派头头周康林(红工造反野战军),王正海(红色农民造反兵团)等是委员,其中,王正海是副主任,周康林是常委。 

因此,当时有人说:“新生红色政权的天下,有一半是造反派打下來的。” 

在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初期,原“五部四军”的骨干分子均被批斗,有的被抓捕,还判了刑。

楊云华判刑16年

吴仲宣判刑4年

厐世良判刑4年

张家禾判刑4年

但令乐山人民不解的是,武斗中“红造派”方面被杀害了那么多人,(埋在乐山公园门口花坛下的是十多具,还有在磨儿山上另葬有十多具)。难道“五部四军”就没有死一个人?可是,却没有从“红造派”中找到一个杀人凶手。

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各造反派所有组织全部自动解散。这时,进入革命委员会的红造派头头们便都成了“光杆司令”。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反派与革委会的“蜜月期”就基本结束了。

从清除“派性”,清理阶级队伍开始,以后是“一打三反”,原参加红色造反派的人,特别是当过头头的人,日子就不好过了。在“清理阶级队伍”时。凡家庭或个人有点问题的。都得人人过关。这类人在造反派中,自然要多些。如原学生组织红色造反兵团头头程瑞林就是在“清队”中被关进桂花楼。在獄中自杀的。还有在乐山当时几乎家喻户晓的原地革委委员宋明阳,也被判刑12年。其他进入革委会的人,不是形同虚设,就是被排挤。如乐山县革委副主任王正海,就被踢到劍峰公社当书记去

(网文摘录)

《中国共产党乐山历史》

(乐山武斗)

1966年四季度和1967年初,乐山群众组织纷纷成立,经过分化组合,于1967年一,二月间,分别形成了观点不同的两大派,一派为四川乐山红色造反兵团,(简称红造)。一派以东方红11.10战斗军,捍卫毛泽东思想战斗军,67.17战斗军,贫苦劳动者战斗军,东方红贫下中农造反总司令部,东方红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东方红学生联合总部,地委无产阶级造反总部,专暑无产阶級革命造反总部等九个群众组织组成的四川乐山工贫学总联合总部(简称"四军五部")。两派由于观点上的对立,加之四军五部反对静坐军分区,隨后又在军分区,公安处的组织下,参与了"二月鎮反",所以两派间的对立情绪越來越深,1967年4月28日,红造派组织人马砸了四军五部的联合总部,四军五部随之还以颜色砸了红造组织,双方摩擦逐步升级。5月14日,双方在乐山城区发生小规模的武斗冲突之后,四军五部成员撤出城区,驻札在乐山汽车大修厂,乐山造纸厂及新村广场一带,对乐山城形成了半包围圈。红造成员则在城内凭借城门固守。一派要冲回城里,一派要固守城内,造成较长时间的武斗对峙局面。双方开始时用石头,钢钎互相对打,后来武斗升级为真枪实弹加土炮。酿成闻名全国的乐山武斗事件。直到7月上旬,解放军149师奉命进驻乐山支"左",制止武斗,明确支持"红造派",长达54天的武斗才得以平息。随着武斗的结束,四军五部被打成保守组织,令其解散。主要骨干成员遭到残酷斗争和镇压,有的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投进监狱,有的被打成"坏头头"遭到批判斗争,有的被迫害致死。此次对四军五部及其骨干的处理,是在极左思想指导下作出的,将两派之争的人民内部矛盾视为敌我矛盾,打击了一派,保护了一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派别组织和派性斗争都是"文化大革命"的畸形户产物。"文革"中的所谓造反派和保守派两大派,从指导思想上说,都是奉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错误方针服务的。两派群众组织都是错误的,都是"文革"运动的受害者,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次受到打击和处理的群众组织及其主要骨干成员,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平反。

据1968年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建立的乐山武斗事件专案组调查,这次武斗中共死亡103人,其中直接参与武斗死亡58人(红造派21人,四军五部派37人),非武斗现场死亡45人,重伤50余人,轻伤1500余人,乐山武斗是"文革"全省乃至全国最早发生的大规模武斗事件之一。

(引至《中国共产党乐山历史》第366,367页)

(图文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嘉定围城》点滴回忆

    本文不代表任何观点,只是饭后茶余吹牛日白而已,乐山人不晓得,在文革中的发生的武斗麦,有点说不起走。不过,现在80、...

  • day3

    下午结构化学 围城看一章 done 回忆过去 总结点滴 说话做事之前想一想 不要脱口而出 晚上 爬板 英文文献 中...

  • 嘉定,嘉定……

    我还是个学生,没有去过上海之前,对嘉定的映像只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写在史书上血腥的历史。而我也以为,嘉定是...

  • 回忆点滴

    有时真的会因为一点点小的事情就把你的思绪带到很远的地方 为了备课,更新课件,无意中翻到了母校的宣传视频,更是在另外...

  • 点滴——回忆

  • 点滴回忆

    回首往事,心中倍感凄凉。相同的语言、一样的感伤,不知已重复多少遍,早已变得苍白无力。而我已累的虚脱,整个身心都在透...

  • 读《围城》的点滴

    文|阿兰 读书那会儿读《围城》就奔着那句话去的“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于是感觉读的是一本关...

  • 围城内外,皆是人间。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拥有向往,城里的人拥有回忆。“向往”和“回忆”这...

  • 时光的记忆

    点滴的回忆 ~

  • 生活本是围城

    在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后,再回忆书中的点点滴滴,除了各色生动形象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书中苏文纨的一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嘉定围城》点滴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ql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