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逢暮雨倍思卿

每逢暮雨倍思卿

作者: 香居清欢 | 来源:发表于2018-01-12 20:04 被阅读0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潇洒的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深情的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豁达的他。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六如亭楹联之上的千古绝唱,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内心深处浪漫柔情的他。他便是,一代文豪——苏东坡。

【初遇】

茜纱窗下,他曾无数次深情地凝视着我,幽幽地说:“朝云,那一日,西子湖畔初见,你衣袂翩然立于西湖画舫之上,清丽脱俗的风姿仿佛惊鸿照影而来。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你在这里。那一刻,倾国倾城于我,不再是梦。”颔首低笑,唇角夹带一丝俏皮,是他最爱的如花容颜。“朝云蒲柳之质,哪有先生说的那样好。况且,朝云不愿倾国,亦不愿倾城,只愿倾先生一人之心。”他大笑,故作陶醉状:“呜呼,我早已为你倾倒。”斜睨他一眼,戏谑道:“那一日,先生在画舫之上的那份豪放不羁,也让人不能不为之注目。”

【不弃】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起,是先生人生路途中最坎坷的一段。纵然自己落魄至斯,却依然沉痛而惋惜地对我说:“朝云,你走吧,苏家现已非昔日可比。你,没必要陪着我受苦。”头微侧,泪已双垂。“朝云追随先生已非一朝一夕,在先生眼里,朝云只为贪图荣华富贵么?而今,是先生最需要扶持的时候,我岂能一走了之?无论将来几许风雨,我们一起扛。只求先生再也不要说这种话,朝云实在是怕。”他耸然动容,长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人生路途坎坷似乐天,而我的朝云不似樊素却胜似樊素。何其幸焉!”

【情浓】

次年,先生得以平反。朝天门下,七夕之夜。我对着天上一弯新月许愿:“惟愿与先生再不分离。”他含笑问我许了何愿,我如实说了。他叹道:“有你,吾愿已足。”我点头称是:“朝云能常伴先生左右,也已经知足。”他握住我的手,娓娓道来:“此后,我与卿共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它天际云卷云舒。”我含笑续下去:“还有,听雨打枯荷,共剪西窗烛。雪敲竹韵,红泥小炉为君温。”先生啊先生,做你的妻,是几世修来的缘,做你的友,是莫大的荣幸。而朝云,这样伴着你,又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诀别】 

望着紧握我手的你,先生,你可知我有多不舍。那个我最爱的、潇洒的、狂傲的,让我气,又逗我笑的你,哪儿去了?为什么在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你会是这样一副悲戚的面容。只是不停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朝云,朝云,我不舍……”我苦笑,不能想象,这世上若少了一个关心我的你,会是什么样子.我的一颦一笑,轻愁幽思,有谁问?我的小小女儿家心事,有谁倾听?诚然,你亦如是。用残剩的最后一丝力气吟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先生,但愿你能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无处可寻,然,又无处不在。朝云虽走了,却时时刻刻都会常伴先生左右,于清风里,于细雨中,于落花时节。只是,从此后,漫漫长夜里,少了朝云为你捧上的茶,先生,你,会冷吗?

相关文章

  • 每逢暮雨倍思卿--小忆苏轼

    每逢暮雨倍思卿--小忆苏轼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是苏先生写给王朝云的一副楹联...

  • 每逢暮雨倍思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潇洒的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深情的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一首诗的奇幻漂流 Vol.1

    金羽西,出题: 每逢暮雨倍思卿。(是苏轼写给他的妾朝云的一个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

  • 暮雨思卿.朝云识我(七绝.平水韵)

    每逢暮雨倍思卿, 独弹琴弦寂寞萦, 惟有朝云能识我, 时宜不合自坚贞。

  • 满腹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是苏轼暮年时,怀念红颜知己王朝云所作的诗。 在此之前有一...

  • 每逢佳节倍思卿

    在这个月圆之夜,谨以此篇文字,写给自己和那些为爱孤单的人。 又是一年中秋到,以为习惯了独来独往,又何来如此的落寞忧...

  • 又一年梅雨纷纷,“每逢暮雨倍思卿”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往情深深几许。千百年来,苏东坡的故事总是缠绕在我们的心头之上,他的冠绝天下的才情,以及他令世...

  • 【简书观影团】《不成问题的问题》:浅谈明霞与尤大兴的婚姻悲剧

    王朝云逝世后,苏轼在其墓碑的亭柱上撰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比起他春...

  • 红颜知己

    东坡被谪余杭行,偶闻琴操歌舞声。 色艺双绝比西施,独弹琵琶尤惊喜。 每逢暮雨倍思卿,唯有朝云慰吾心。 一去二来三知...

  • 路遇夜雨

    文/一束光 时雨黄昏后,一池荷水新。 绵山暮雾绕,濛濛倍思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逢暮雨倍思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qv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