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或手中的书一再提醒我,不要轻易跟那些性格标签对号入座,更别让它们固化了自己对自我的认知。这里边潜台词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性格上不足之处,应该勇敢地迈出改变的步伐,不留余力地战胜自己的弱点。比如说,像被内向胆小统治多年的笔者,知道或被迫知道要让自己变得更外向一些,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锻炼一下胆量,得多点跟别人打交道……
没错,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比较封闭自己的人,但对外界的人事物有及其敏感;心理素质差得要命,但又总想把烦恼集中在心里解决。说实话,平常别人用内向来形容我时,自己都感到受之有愧,因为自己的“能量”不是主动倾向于内在的,而更像是向外的能量被一堵墙阻挡而反弹回来,以致被动逃离外界的结果,也更不用说心理学家所谓的“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在自己身上根本就不具备,哪里能看出自己属于那种深藏不露的低调高手呢?
可无论如何,每一次所做出的想要改变的尝试总是刹羽而归,因为那堵墙仿佛与生俱来而根深蒂固一般,不敢放出心中的“魔鬼”,所以换回来的不过是一次次的自我厌恶,其所耗费的心理能量可能都要大于保持现状的负担。并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使然,每次我试着表现得更自信时,要么容易陷入自负的泥潭,忘乎所以,要么对臆测中不好的灾难给吓得得颤颤巍巍。而最重要的是,我感到不自在,不禁自问,那是真正的我吗,有我的灵魂在其中吗?
虽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灵魂,但也能感受到有些东西在那时会离我好远好远,而我对此放心不下。有人说,要成为更好更有优秀的自己,但我偶尔可能会倔强地回一句,在此之前得成为真正的自己吧!不过,我也得承认,何谓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究竟是确有定数,还是不过是个伪命题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根本上决定我们的选择,而我,只能暂且交给灵魂来回答了。也正是如此,我还不想灵魂远离我太多,那样的日子也许会浪费很多光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