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积极希望” 线上赋能,团体对话圈

“积极希望” 线上赋能,团体对话圈

作者: 高平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11:24 被阅读0次

疫情期间为支持社会,爱分享公益教练社推出:“积极希望”线上分享+体验会。短短一周,举办了3场活动,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以下是2月15日活动记录,供伙伴们一飨:

高平:首先介绍“今晚我们做什么”三部曲:

第一步,五十个伙伴同时在的这个大群,用三十分钟时间介绍“积极希望”核心理念和流程,由我和Elva介绍。

第二步,小组体验。今晚准备了带领小组对话的经过培训的十位践行者,每个小组带领四-五位的对话圈。这个环节需要七十分钟。

最后,邀请大家回大群,共享收获

本次活动:分享+体验,即大群分享+小组体验。可能有人觉得两个小时很长,当您体验后,可能觉得:哇,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

Elva: 今晚主题积极希望,联系现在疫情,变化当中可能有三种不同表现

比如,我的例子,刚刚开始时我好像觉得:哎呀,这个疫情发生在武汉,离我很远,好像就一个新闻,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还是照样过年拜年。年三十,初一我都还在拜年,包括计划了初五旅行,我还在规划旅行,一切照旧

接下来,慢慢看到封城消息,不断说有很多人死去,死亡数据在增加,我们就不断的退票,退票也很难退。这时每天好像做不了其他事,天天就是忍不住看朋友圈,忍不住看更新数字,忍不住看各方面新闻、信息、谈论,那时陷入一种情绪里,既有恐慌,又有焦虑。然后也不知接下来干嘛,一种迷茫。这时,其实是一种在崩溃绝望的状态里。有时情绪会歇斯底里,但有时表现:我知道我不想看信息了,但为什么?忍不住拿起手机刷一刷看一看,朋友圈微博扫一扫。这是第二种,有时也是必要的阶段。

这个阶段之后呢?有些人过一段时间就说:啊,那我也做不了什么,要不,我在家里面看看跟孩子一起做做什么--微波炉蛋糕,电饭锅面包之类的。我们还是生活照旧嘛,是吧,我还是过我的生活而又回到第一种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另外一种变化,如果一切照旧,当再有变化发生时依然再走模式,还会经历崩溃绝望

如果往下走另外一个阶段呢?当我们在极深的一个情绪里,很可能就会到一个非常伟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怎么来的?当情绪到谷底时会触底反弹,会有一个新的视角出现。所以,当我们非常恐慌时,朋友圈里只有关于疫情消息,突然之间我不知大家有没注意到:你发现网上到处发免费的培训、活动,包括今晚活动也是免费的。就有人告诉我,说我到底该怎么选择,这时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因为某些人,内心已从崩溃绝望到了说:“ok,这不是我想要的。这里面我到底想要什么?”,然后采取行动,走上伟大转变的模式。所以这可能是一个时间线因素,也可能是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我们也可以看看最近这个月里,自己可能在哪种状态里停留的比较久

高平:这三种模式可能是一个时代下不同人呈现的模式,也可能是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模式。大家注意到没?一切照旧和崩溃绝望有类似。请问这两个跟伟大转变的不同是什么?答案是“积极希望”。请注意,我没说答案是希望,我说:积极希望,所以希望里面不仅有积极希望,还有一种东西叫消极希望。请看PPT,有很清晰的描述。

消极希望----等待外在创造我们希望的未来,有把握才采取行动。刚才Elva讲疫情下有些模式和行为或念头、想法是消极希望。比如,有人会说:“那我就等政府通知复工嘛;我就在家呆着嘛”在等待。有人,蛮亲切的说法:“钟南山说动再动;喊我们出门再出门”也是一种等待。这种说法里钟南山是大部分人的希望。

积极希望是什么?积极希望----我们自己成为实现希望的参与者。不管外界的环境和境遇如何变化,心中都充满希望,而且是心怀希望去行动。

比如,疫情期间爱分享伙伴上周做了朗读、冥想群活动,我们成为自己希望的参与者。因为我们的希望,比如说我自己吧,我希望更多人能借由疫情引发向内看,开始自我觉察,找到内在具足的资源和能量。我意识到这次疫情给机会让我们在家里内省,我就画了一些画,录了冥想音频,希望唤醒大家的自我连接和觉察。爱分享此刻做积极希望活动,也是希望能实现我们内心的希望,所以说我们是实现希望的参与者

左边这本书,作者Joanna Macy是积极希望发起者。这次线上活动的核心理念,来自Joanna。她是一个生态学家,为世界和平反核,反污染,关注气候等生态运动,也是一个社会运动家。非常有声望,现在将近九十岁了。

Elva: 好的,那就像刚刚高平分享,我们自己需要采取行动。那我们怎么能做到:不仅仅期待外部发生改变,不仅仅期待政府做什么,疫情自然到了夏天就消失等。如何才能做到积极希望?其实有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能够连接自己,能让我们的视线从外部不仅关注周围的发生,同时能连接上这些周围的事情对我的影响,尤其对我的内在的影响是什么?我的心情、我的情绪、内在的渴望,这些方面的影响是什么?连接到自我,当我们连接到自我之后,也许有恐惧,也许有痛苦,但也许有感恩。首先我联系到了自己,我自己开始做一些我可以做的事情,之后我就说:哦,光是我自己不够,光是我的家人都不够,我想要联系更多的伙伴。

此时,积极希望活动将我们同时连接到一起,我们连接彼此

当我们这样做之后,连接世界好像看起来很大,事实上,我们所做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影响社会。也许我们的力量现在还不足够大,但当我们都去传播,就像我们说的“一个人传三个人,十周以后就是十万个人”。

高平:此刻我们就在影响世界,积极希望的本质----重新与我们的内在建立连接,因为彼此建立连接,与我们的世界就真正连接起来。今天我参加的是第五场积极希望活动。前面几场我在小组里聊自己,做感恩分享。然后我发现自己的一个变化:昨天去我妈妈家送菜,路过星巴克我进去买喝的,看到只有两三个人排队:大家隔得有点远,大概有一米两米。我心里突生感恩,我觉得大家非常自觉,有意识的保持距离,感恩就一下子就冒出来;路过小区保安,看见他穿着防护服站那边,我也觉得特别感恩:在家门口有人这样守护着我们。

等会大家进小组,体验积极希望四步骤,右边是很详细文字。左边是我画的蒲公英图,我想借由图的比喻,来理解四步骤怎么发生。

首先,第一步----感恩。感恩是生命的源泉。每个生命,只要存在,必定有很多需要感恩,想要感恩,应该感恩的。比如,首先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疫情下,有人感恩社会,这个系统仍在支持每个人衣食住行,即使足不出户,生活垃圾会有人收走。超市买菜买东西,也有供应,都值得感恩。

感恩能量,在蒲公英这个比喻,我把感恩画在根部。因为它可以从大地深处源源不断吸取水分和养料,是能量来源。而且大地能量无限,可以支持整个一株植物,支持它向上不断生长。

下一步,疫情下,我们对所有发生的某些方面,可能会感受不舒服,甚至很痛。也有伙伴说很气愤,很悲伤,很恐惧啊,甚至觉得有些空虚,长久不上班的人说空落落。首先我们要尊重这一份不舒服,因为尊重了就能看见它

像左边这个蒲公英,它还是一个小小种子在土里向光生长时,我猜它很用力,它要体验黑暗带给它的痛苦,也可能有各种不舒服都体验着,它才有破土见光一刻。

这个比喻,和我们体验的第三步很像:破土之后会怎样?一个新世界,我们就到第三步:用新的眼光看这一切发生。我们都知道每个硬币有两面,如果痛苦是一面,另一面是什么?英文好的伙伴可以想到:痛苦是pain,还有一个英文是passion,也就是说,热情激情的来源就是pain痛苦

痛苦的本质----有一个巨大力量唤醒我们看内在渴望。因为如果没渴望的力量,我们不会感受到pain。比如,李文亮医生过世消息后,有人一个晚上没睡着,他的pain/痛苦太强烈了,因为内在的渴望也很强烈;有人可能只是“这个事情知道了,有些不开心,睡得着。”当我们用新眼光看待疫情时,可以思考:

"这场危机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这场疫情里,我们有没有看见新的希望,新的希望又是什么?"

好像这颗蒲公英从土里长出来,继续心怀希望和生命的渴望,长自己,所以会经历风雨阳光,会长枝长叶,开花,因为它的生命有意义它要活出其生命的渴望,最后蒲公英种子被风带走,它的生命就向前迈进:风会把种子带去远方,可能会遍布山谷、草原、大地。未来开满黄色的花,带给世界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

这是最后一步:向前迈进人们的成长通过持续的行动而来。比如爱分享这次疫情下不断行动,先推出朗读+冥想,又推出给医生和感染者的公益教练,现在推出积极希望活动,因为我们相信只要爱分享在前行,就会吸引更多爱心伙伴来入,影响力变大,对社会的支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一起在向前迈进。

Elva: 就像刚刚看到这个蒲公英破土而出,它有痛,但这个痛里也带着渴望带着力量。所以高平讲到:硬币有两面。今天四步骤,大家可能体验这个痛部分。可能有伙伴说:“我没有很痛苦的事情啊。我可能就是感觉有一点点不舒服。”ok,这都很好。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很痛,有时候也许不容易连接到我们的痛苦,因为痛苦总像一个负面情绪,通常社会文化不太提倡去谈论或停留,而经常是不舒服了赶紧离开。我愤怒,我想指责别人,ok,这不应该,你应该站在对方角度。

这里,今天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请你停留,因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负面情绪,是因为我们重视的一些东西,面临着一些危险。比如说,

如果我们现在感到悲痛,可能因为我们重视的东西,失去了,正在失去。

如果现在感受到恐惧,可能因为我特别重视的东西,正在受到威胁。

如果我感到非常的愤怒,可能我特别重视的东西,没有得到珍视,所以我愤怒。

我恐惧,我悲痛,都不是说不可以,而要看到背后有一个我所珍视的东西,在失去,让我们痛苦。

我们其实是从这个痛,真正的体验了这个痛,去看到珍视的东西是什么?也许统称它为爱,也可以叫做我们的渴望。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这些,如果能看到,“压迫有多大,反抗就多大”,所以这个痛有多深,这个爱就有多大,这个积极的力量就有多大

这个能量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我们去体验它,看看能走到哪里?不是一定要痛才可以,而是我们知道“痛不是坏事,不是尴尬的事”,所以我们跟它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介绍环节结束了,接下来,进入小组。这是小组约定:

1.分享聆听,今天每个人进入小组后,大家是真正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分享,别人分享时我们都聆听,同时也是尊重每个人的表达。“可能他所表达,和我的观点不一样。”这个很正常,我们总有不同观点,这样才更有创新。

2.尊重每个人的感受,因为连接的是我们的感受,感受没有对或错,他的感受就是真正的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们保持一份尊重。

3.听时,也要保持耐心

4.同时,跟大家达成一个保密约定:我们愿意分享,因为觉得这个场域是安全的,才会分享。所以请大家都承诺,我们不会把听到的具体的事情,故事细节分享出去,我们只会分享从当中自己的学习是什么,这个大家同意吗?

如果同意的话,在对话框里输入一,代表同意,如果不同意,等会进了小组,跟那个小组的践行者讲,有一条我不同意,我们希望改成什么。ok,小组建立约定,是一个彼此凝聚的过程。我们相信连接一起的力量一定胜于个人力量。最后,小组七十分钟体验完之后请回到大群,我相信大家那个时刻回来时状态,肯定跟此刻很不一样。因为每次到了回来时刻大家状态跟起初都很不一样。好的。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请大家进入小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极希望” 线上赋能,团体对话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aq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