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整合左右脑,处理孩子的情绪

(一)整合左右脑,处理孩子的情绪

作者: 玄机喵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4:53 被阅读0次

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吧,一个囫囵觉都睡不成,孩子的鞋上全是泥,新外套上蹭上了花生酱,每次做功课都像是打仗。。。。你数着时间一秒一秒的只盼着天黑,好把小祖宗们送上床。那些日子里,你顾不上梳洗打扮,最高期望似乎也就是“能生存就行了”。

不过,说到孩子,你的目标肯定比“满足生存需要”高多了吧。作为父母,你的终极目标是吧孩子培养成享有绚烂生命,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学业优秀,工作努力,并且富有责任感,知足常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存式教育”与“发展式教育”。

把“生存时刻”变成“发展时刻”

花一点时间,来问问自己,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她们承诺之后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你很可能希望他们快乐、独立并获得成功。希望她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过上有意义、有目标的充实生活。

现在再想一想,你有多少时间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你很可能像大多数父母一样,担心自己有太多的时间都在得过且过,而没有为孩子创造丰富的体验,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 —— 摘自《全脑教养法》


人类的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元,和数千亿支持神经元的胶质。成人的神经元大体相同,可是为什么人的智力却有所不同,是什么在影响神经元的联结呢?

答案是,经验。

不同的经验会维护、强化和激活特定的审计回路。在幼儿时期,大脑会快速发育,孩子获得的经验越多,他的神经元越丰富,也可以说,越聪明。

经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经验会长期存在,并且会作为基因写入到精子卵子当中,代际遗传。

那么经验从哪儿来呢?

首要获得渠道,就是亲子关系,养育者提供的教养方式作为孩子获得的经验被写入大脑,建立独特的神经元和联结方式,也就是大脑的布线。不同的经验会有不同的布线方式,我们陪娃玩游戏的时候,大脑在布线,孩子们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是另外一种布线。孩子的大脑在不停的布线和重新布线,所以,我们作为父母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听音乐,读书,接受训练和感受情绪等,都可以提供经验,帮助孩子塑造灵活、整合良好的大脑。这个布线和重新布线的过程,就是整个的过程。

概念:大脑整合

指大脑的不同分区协调运作,是大脑良好运行的关键。整合包括横线整合(左脑和右脑的整合)和纵向整合(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的整合)

整合左右脑

左脑被称为理性脑,它主要负责语言、文字、符号、计算、逻辑、分析、归纳和五感等信息。

右脑被称为情绪脑,它主要负责情绪、创造力、直觉、灵感和影像等非语言信息。

很庆幸,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就是这本《全脑教养法》,不久,我就利用了书中提到的整合左右脑的方法。

当时我家丸子只有一岁多,可以听懂大部分的语言,但是还不会说。有天夜里,他自己翻身掉下床了,小朋友骨头比较软,我想他应该不太疼,但是可能被吓得不轻。

我想到了左右脑整合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认同他的感受,再解决他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我发现,小宝宝就只需要第一步,问题就被解决掉了。

当丸子大哭的时候,我只是是说,妈妈知道你掉地下了,有点疼,而且吓坏了对不对,就这么一句,就好像一个按钮一样,孩子的哭声一下就减弱了很多。反复几次,孩子就由大哭变成了小声的抽泣。然后我进一步解释了事件,告诉他因为他翻身到了围栏挡不住的位置,就掉下去了,我现在会找个东西把这个空挡住,这样就不会再掉下去了。安抚加解释,丸子很快就平静了,很快就继续入睡了,也没有发生哭闹的情况,我老公都觉得我很厉害。

丸子大一些的时候,这种方式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孩子遇到问题表现出无理取闹时,我们讲道理反而会加重这种哭闹,原因就是孩子认为他的需求没有被大人看到。但如果采取   1、先联结右脑,也就是先认可情绪的方法,孩子认为妈妈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了,2、再引导至左脑。基于理解自己的前提下,那妈妈说的方法或者建议,我或许可以考虑或者一起讨论一下。

在家长引导的复述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转移注意力,使孩子平静下来,另一方面左脑会为情绪和记忆赋予意义,左右脑一起工作会治愈我们的痛苦经历。

总结:整合左右脑的2个步骤:

1.同右脑联结

2.引导至左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整合左右脑,处理孩子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he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