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摄影@IT·互联网
让我们走进当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哲学世界吧

让我们走进当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哲学世界吧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5-05-04 16:17 被阅读0次

让我们走进当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哲学世界吧

此刻,我在想,或许我们其中的很多人读过太多哲学家的书,吸收过很多哲学家的观点,但是,我更觉得,无须提醒,于我们内心便很清楚,不论从哪方面看,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概括的哲学实际属于欧洲哲学,而有些,只不过出现在欧洲之外罢了。

它有着古老文化精细优雅、成熟内敛的特点;拿起当代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理性的生活》读上几段你便会发现,这根本不是发自美国本土的声音。

但是,在詹姆斯身上,不论是腔调、措辞,还是用词的变化,均具美国特色。

为了使自己的想法为普通民众理解,他总是乐于使用“兑现价值”“效果”“利润”等特色词汇,说话时,詹姆斯不像桑塔亚纳或亨利·詹姆斯那样,带着贵族般的矜持,而是喜欢用生动活泼的方言,铿锵有力、坦率直接。

正因如此,他的“实用主义”和“精力储备”哲学让人不禁想到“务实”“发愤”的罗斯福。

此外,詹姆斯还道出了普通人的心声——普通人对旧神学思想的信仰虽然脱离实际,但这样的信仰与商业金融领域的务实精神,与那将荒蛮变为乐土的坚强、执着和勇气,共存于美国人的灵魂之中。

1842年,威廉·詹姆斯出生在纽约。他的父亲是施维登堡派的神秘主义者,不过神秘主义并无损他的智慧和幽默:儿子威廉也一样,集智慧、幽默与神秘于一身。

威廉在美国的私立学校度过几个年头之后,和弟弟亨利(比威廉小一岁)一起被送到法国的私立学校学习。

在法国,他们开始接触夏尔科【法国医学家、临床医师。也是弗洛伊德的老师,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及其他精神病理学家的著作,并一起转向心理学。

后来,他们中的一人把小说当作心理学著作来写,另一人则把心理学当作小说来写。

亨利的大半辈子在国外度过,最终成为英国公民。

他接触欧洲文化的时间比威廉要长,因此,亨利有着其兄长所缺乏的思想成熟度。

而回到美国定居的威廉却深受鼓舞,他发现,这个国家不仅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还蕴藏着无数机会与希望。

他牢牢把握着时代与本土精神,好似插上了时代精神的翅膀,登上其他哲学家闻所未闻的寂寞荒凉的声誉之巅。

1870年,詹姆斯在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从1872年至1910年逝世,詹姆斯一直留校任教,一开始教授解剖学和生理学,后来教心理学,最后教授哲学。他最大的成就是他的处女作一-《心理学原理》(1890)。

此书既包含解剖学内容,也包含哲学内容,还有作者深刻的分析,令读者爱不释手;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詹姆斯的心理学还未摆脱其母体——形而上学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此书作为心理学概论的代表作依然引人入胜,使读者受益良多。

在弟弟亨利的帮助下,詹姆斯的文字变得更为细腻,并完成了自休谟以来心理学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反思——休谟的反思——清晰明白、洞若观火,但也着实不可思议。

詹姆斯对启发式分析的热情使他必然从心理学进入哲学的王国。

他认为,形而上学的目的不过是对问题进行清晰的思考(这一点有违其实证主义倾向),他还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定义哲学,认为哲学“只是用最为综合的方法对万物进行的思考”。

1900年以后,詹姆斯出版的著作几乎全部属于哲学领城。

詹姆斯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是《信仰的意志》(1897),随后,他又出版了心理学分析巨著《宗教经验种种》(1902)以及《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等多部重要著作。

詹姆斯逝世一年后,《哲学诸问题》(1911)面世,随后,《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1912)出版。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闲暇,可以去阅读一下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与大多数哲学著作相比,此书清晰明白。

如果时间充足,应再读读《心理学原理》,必将获益匪浅。

亨利·詹姆斯还写过一部两卷本的自传,其中多次谈及其兄威廉。

但是,弗卢努瓦有一本书对詹姆斯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而欣兹的《反实用主义》则对詹姆斯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不过,可以在威廉·詹姆斯的最后一本书去对詹姆斯哲学观点展开全面的探索之旅,因为在这些论文中詹姆斯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其哲学思想的基础。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我们走进当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哲学世界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hl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