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币前史悠长,源源不绝,种类纷乱,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中的瑰宝。几千年来我国的钱银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干,创造出自成体系、光芒耀眼、独具特色的东方钱银文明。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

深圳立信国际近期,展出了一枚中华民国四川一百文铜币,此铜币为中华民国四川铜币一百文,在四川铜币之中非常少见。
在四川铜币之中非常少见,钱币正面图案外围上方是“中华民国二年”六个字,保存较为完好,刻印较多,其色泽自然,无论是文字还是图案,都显得自然细腻,深浅合适。老包浆自然熟旧,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此钱币属真品中的稀罕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川铜币军政府造,直径为3.9厘米。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边铸“军政府造”四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绕一大圈,圈内篆文“汉”字,以直线纹为底。此枚藏品字迹深刻镌秀,包浆浑厚老道,沁色自然,形制规整,充满岁月之痕迹与浓浓的历史沉淀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四川军政府铜币,因其铸主众多,铸期较短,再加铸造期间换模修版等原故,现存于世者版别极其繁杂,不下百种之巨。钱币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汉字圆圈外还环绕有18个小圆圈,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把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种面值,其中5文币仅存样币,极为罕见。50文、100文币铸造数量较多。10文币铸造量最大,据估算当不少于1.1亿枚。四川铜币的铸造材料,黄铜、红铜都有,但黄铜币较为多见,红铜币相对稀少。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版别繁多。以铸造数量较大的10文铜元为例,从铸造年份区分,仅有民国元年、民国二年两种;从钱文字体笔画差异区分,有横笔金、点金、方字汉、圆头汉等百余种;从花星纹饰区分,空心十字花星、实字十字花星及芙蓉花大小等版别;从币面珠圈粒数区分,从83粒至100粒都有,其中83粒、84粒少见;从“汉字底横直纹数区分,也有18条至30条横直纹数等多个版别。

因为铸造铜币有厚利可图,除四川成都造币厂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外,当时割据四川、甘肃各地的大小军阀也大量仿铸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军政费用。有的地方没有造币厂,也无力购买机器造币设备,因陋就简采用晚清时期即已淘汰的传统翻砂铸造法铸造,于是粗制滥造品充斥市场。这种土法铸造的四川铜币现今还较为常见,钱币学界一般称之为“沙版铜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