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听沈老的课程。
22号上课中间,开始下大雨。一直持续到晚上,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下课了,所有的学员都站在教室门口,外面雨太大,大多数人没有带伞,大家出不去。有的女孩开始用软件约车,有的在感叹雨为什么不停,更多的是互相叹息怎么不知道带把伞出来。
上课的教室离酒店近,步行就可以回去。和我同住的小姑娘,和我同时拿出来了雨伞,我们计划步行回酒店,在我们出门的一瞬间,有两个可爱的女孩跟出来,分别钻到我们两个的雨伞下面,让我们带她们一起回酒店。我以为两个女孩是忘了从酒店带伞出来,哪知道她们根本就是出远门来北京就没带伞。没带伞的原因是----没看天气预报......
我心里着实吃惊。
小时候有一次,突然下暴雨,没带雨具。那雨又急又密,在雨中走动,竟然感到呼吸困难,只好站着不动才能正常呼吸。
自那以后,每到春天,书包里必备雨伞,一直持续到过了雨季。
我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高三,一年四季书包里都放着雨伞。每到冬天我让女儿不用带伞,说下雪可以不打伞。她不同意,说万一雨夹雪呢?好吧,小心总是没错,那她就带着吧。
我们这次上的是价值好几万的瑜伽馆经管课程,来上课的不是馆主就是瑜伽老师,或者是计划从事瑜伽行业的人。也可以称为生意人或准生意人吧。做生意,除了足够聪明,头脑灵活,有管理能力,有人脉,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首先要有安排好自己生活的能力吧?简称自理能力。
往小了说,淋雨可能会着凉,生病。往大了说,如果这门生意需要主动去客户那里谈,半路遇到大雨,岂不是会很狼狈的出现在客户面前?或者全天课程结束闭馆时,因为没带伞,没办法回家,只能在馆里等待雨停。无论哪种,都不算好。
出门不带伞这件事,貌似很多人都是这样。至少应该关注一下天气预报才出门,尤其是出远门。
以前想看天气预报,全家人端坐在电视机前,等新闻联播结束后,观看自己城市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并互相提醒是否要添衣带伞。同时也会关注亲朋好友所在城市的天气变化。
我们家一直都这样,每个亲戚所在的城市,最近要出差或旅游的城市,都会认真的注意。
现在多方便啊,手机一点,别说全国,全世界的天气预报都在你掌握之中。
做事有计划,比如把带伞出门这样的事安排在自己的日程里。就像出门一定要带身份证手机钱包钥匙化妆包一样,让带伞出门成为一种习惯。这是爱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也是生活自理能力强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不自理,又怎么有能力当好一个馆主?或者换做任何一个其它生意,都会比较难胜任吧?
有人会吐槽,不就不带伞这么一件小事吗?值得这么絮絮叨叨的吗?仔细想想,你真的相信一个出远门不看天气预报的人,工作能力会很强?一个馆主,或者一个准馆主,不能很好的打理自己的生活,又怎么有能力打理安排好会员们的课程?
再往下顺延上课期间发生的两件小事。
卫生间有两个洗手池,可以同时两个人并排洗手。有的学员洗的快,洗完以后会把手使劲儿甩啊甩啊,而且是360度的那种甩法。可以想象,没洗完的那个人被甩一身一脸水(夸张一些),甩完手的那位没意识的扬长而去,剩下的那位站在那里一脸懵逼,额,比如我。
这是小事儿吗?这是教养问题好吧!
如果和你并排洗手的是你的会员呢?刚下了你的课,被你甩一脸水,你觉得她以后会再报你的课程?你教的很好,专业知识很过硬,你的会员依然头也不回的离开你,去另一个面积不如你的馆大,装修不如你的馆豪华,专业知识没你厉害,但是全天见谁都笑意盈盈的馆主那里上课,剩下“无辜”的你喋喋不休,觉得会员离开你这么专业的老师简直是瞎了眼。
还有一件小事。
学员们每天中午各自或者三三两两组合叫外卖解决午餐。
点餐的人多,送外卖的人也多,并且外卖员们不是同一个时间送来。教室的门被不断地打开,接餐,打开,接餐......有的学员把门打开就那么站着,她明明知道自己点的餐没到,依然那么站着等。
这没什么问题。
重点是现在是柳絮飞扬的春天。
你能想象,先拿到饭的学员,吃饭的同时,有很多柳絮主动飞到碗里给自己加餐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吗?
有的学员会更过分一些,开门顺手接了自己的餐盒,就不再去理会那扇开着的门。
门不停地被细心人关上,不停地被没意识的人打开。
这是小事吗?
如果你是这家馆的馆主呢?如果是你和你的会员正在喝茶聊天,门不停地被肆无忌惮的打开,你的茶杯不停地被柳絮光顾。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仓央嘉措
写这篇小文字,只是发个小小的感慨,无意针对谁。
愿可爱的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们出门记得带伞,洗手记得温柔,开门记得关门,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远离可以避免的那些狼狈!












网友评论